|考古学的公共性及其时代价值( 二 )


考古的发现是可以面对面观察的 , 分析和推究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验证的 , 这正是一切科学的特点 。 考古学让帝王将相与黎民百姓的生计、生死等都成为可以被观察分析和描述的对象 。 但考古所复原的人类历史无法进行实验检验 。 因此 , 考古学一直具有浓厚的人文性 , 更重要的是——日益开放的公共性——因为人人都希望了解历史 , 进行属于自己的寻古溯源和寻根问祖 。 但是以人类遗存遗产为对象的考古学的这种开放性要有科学性作为基础 , 这种公共性也需要适当的伦理道德乃至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协调 。
考古学的公共性体现在学问与资料两个维度 。
考古从一启动田野的实践就具有强烈了的公共性 。 除开作为现代科学考古学基础的田野调查与发掘 , 新学问超越旧传统 , 新规范超越旧道德 , 都是随着考古资料共享及其范围的扩展而逐步展开的 。 从古物私藏独赏 , 到同好切磋 , 到必须规范地处置和予以公布 , 再到保存诠释传播并使之传承久远 , 参与共同客观历史认知构建、促进社会文化建设、助推可持续发展 , 围绕历史根源蓄积的能量围绕考古发现犹如同心圆一圈一圈展开 。 因此 , 现代科学考古学一诞生就被纳入公共性事业 , 尤其是田野发掘、出土资料管理、遗留文物古迹后续处理等 , 一开始就受到政府的关注与参与 。
作为学科的考古学的开放性也日益增强:多学科合作、社会宣传、公众知情圈乃至开展全球性视野下的区域性、社区性考古等 , 让科学考古不断增添跨学科、人文性、公共性等特性 , 也渐渐成为重新认识历史、认识地方 , 重聚社群、民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力 , 以及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经的文艺复兴的必要内涵和必由之路 。 考古学所提供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意识方面的公共性范畴不断扩展 , 同根性认知不断深化 。
百年中国考古成就辉煌 , 这里不打算重复 , 只是说说面对新时期尤其是日益强烈的公共考古需求 , 业界内外应有何种对策?
一是非必要不发掘 。 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 这个共识还应当进一步扩大——没有明确的学术目的 , 良好周密的计划方案 , 必要的前期准备和保护预案——总之 , 遗址没有破坏之虞 , 而发掘条件又不太具备 , 都应留待有能力揭示更多信息、保存更多信息时再发掘不迟 。 因为 , 所有的发掘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破坏 , 彻底的发掘必然是彻底的破坏 。
二是非发掘必尽心 。 除了获取学术资料 , 推进学术研究 , 现场的文物古迹保护 , 信息提取、记录 , 资料的保存与共享 , 研究成果的刊布与传播 , 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力而为 。 即便对于配合性、抢救性的基本建设中考古发掘也应如此 。 对于非大型工程项目的普通基建、动土项目 , 包括一些农村宅基地建设等 , 凡涉及古迹遗址的项目均应纳入抢救发掘之列 。
三是发掘善后工作要做好 。 主要是项目结束后出土文物包括档案资料管理与长期持续利用 , 也包括重要发现的后续保护和相关管理 , 将发掘的破坏作用降低到最小 , 将发掘收获的意义提升至最大 。
【|考古学的公共性及其时代价值】上边说的这些是不该 , 是操守和坚守 。 其实公共考古学还有应该 , 有进攻与作为 。
首先就是不断提升揭示古代遗存信息的能力 。 考古学的科学性是以科学的理论方法为武装的 , 科学的地层划分、遗存类型划分以及比较分析 , 是现代考古学的出生证 。 而几乎一切新兴科学理论和方法都可能在考古工作的某些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 让考古学观察分析古代遗存不仅不断提升其具体或者抽象的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的效力 , 更是不断由人工遗存的考古对象扩大到人体遗存和生存环境遗存等 , 探讨的人类及其文化相关演化问题也不断深入和发散 。 考古学的武备更加精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