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诗词的灵魂,它是如何营造诗词意境的?( 二 )


杜甫长期远离故乡 , 独自漂泊在外 , 暮年多病 , 举目无亲 , 在凄清的秋天登高望远 , 不禁愁绪满怀 。 诗人想到国势艰危 , 仕途坎坷 , 不由须发皆白 , 但因疾病缠身 , 新来戒酒 , 所以虽有万般愁绪 , 也无以排遣 , 忧国伤时的感情跃然纸上 。
诗歌|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诗词的灵魂,它是如何营造诗词意境的?
本文图片

再如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夜色将尽 , 晨曦微露 , 一轮红日从大海上冉冉升起;严冬将尽未尽 , 春天已经悄然而至的唯美动人的画面 , 这就是诗词意象的景与情交融 。
而诗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 , 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 真可谓是景中含情 , 景中出理 。 这就是诗词中景物意象的抒情功能 。
所谓的景象 , 也就是诗词中的景物形象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 可以说 , 诗词中的景为情中景 。
在这方面 , 北宋词人秦观的《踏莎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 在这首词的上阕中 , 词人写道:“雾失楼台 , 月迷津渡 。 桃源望断无寻处 。 可堪孤馆闭春寒 , 杜鹃声里斜阳暮 。 ”
诗歌|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诗词的灵魂,它是如何营造诗词意境的?
本文图片

开篇三句是虚构场景 , 词人这里运用的是因情造景的写作手法——景为情而设 , 正像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那样 。 因为词人试图跌宕 , 被贬郴州 , 他独自一人寓居郴州旅舍 , 面对孤馆青灯 , 所以他是看不到“津渡”这一意象的 。
从时间上来看 , 《踏莎行》开篇句写的是大雾迷失的月夜 , 这两句所描写的时间是“斜阳暮”三字;从字面上看 , 时间怎么又倒退到了昏昏时刻了呢?很显然 , 这两句才是秦观笔下的实写 , 原来是词人不堪孤馆寂寞 。
词人此时此刻的心境是失望和伤感的 , 所以“可堪孤馆闭春寒 , 杜鹃声里斜阳暮”这两句凄婉哀怨、声情凄厉 , 读来感人肺腑 。 “可堪孤馆”和一个“寒”字 , 写尽了词人心中的孤苦凄凉 , 如果将王国维的这句话用来评价秦观此处的写作手法 , 是恰如其分的 。
诗歌|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诗词的灵魂,它是如何营造诗词意境的?
本文图片

景与情的交融 , 莫过于思乡与送别的场景 。 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道:“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在这里 , 折柳既可理解为听到的是一首折柳曲 , 还可理解为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的思绪 。
“柳”谐音“留” 。 古人送别亲友时 , 折柳相赠 , 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 。 折柳既是一种习俗 , 也代表一个场景、一种情绪 。 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 , 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 。
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词人将杨柳这一意象与离愁别绪紧密联系起来 。 杨柳、晓风、残月最能触动人心的意象集中在一起 , 更能打动人心 。
诗词中的意象内涵丰富 , 体现人们生活的现实、情感、追求 , 走进诗词的意象 , 才能更好地领略古典诗词人文精神的熏陶 。
诗歌|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诗词的灵魂,它是如何营造诗词意境的?
本文图片

所谓的物象 , 也就是诗人为表明心迹或情感 , 对景物进行拟人化的象征性描写 , 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和思想感情 。
马致远的《秋思》中 , 选取“枯藤”作为开篇意象 , 不仅为之后的“老树”“昏鸦”等相关意象起到龙头牵引作用 , 同时也为全篇的系列意象奠定荒凉凋敝的基调 , 直接赋予全篇哀愁绵延的情调 , 并与后续一系列意象共同构成意象组合 , 以一系列意象组合传达作者思念故乡 , 苦于漂泊的愁楚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