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又铭丨徐干的哲学典范及其荀学性格( 三 )


这样的中道 , 跟荀子、《中庸》“中”的思想是一致的 。 首先 , 荀子就说:“先王之道 , 仁之隆也 , 比中而行之 。 曷谓中?曰:礼义是也 。 道者……人之所以道也 , 君子之所道也……事行失中谓之奸事 , 知说失中谓之奸道 。 ”(《儒效》)这段话扼要地表明了 , 在荀子哲学里 , “中”就是礼义之所以为礼义的内涵所在 , 而礼义就是中的具体的范例和实现 , “中”跟“礼”两个概念是相涵相通的 。 然后 , 依据我新近的诠释 , 《中庸》原本也是荀学的性格 。 《中庸》首章要表达的是 , “中”跟喜怒哀乐无关 , 它是人事物里的恰当的节度和理则;“和”则是因为掌握了“中”而后喜怒哀乐发而中节的状态;而“中”与“和”两者都是君子“慎其独”所要获致的成果(所谓“致中和”一语恰恰说明了“中”、“和”两者都是经由修养工夫所达到的状态) 。 事实上整个《中庸》里的中庸之道都是类似的理路 。 [3]81-82总之 , 荀子和《中庸》的“中” , 跟徐干的“中”是一路相通的 。
一旦这个背景弄清楚了 , 我们对底下徐干这段话就不会觉得意外了:
夫礼也者 , 人之急也;可终身蹈 , 而不可须臾离也 。 须臾离 , 则慆慢之行臻焉;须臾忘 , 则慆慢之心生焉;况无礼而可以终始乎!(29 , 《法象》)
这里显然借用了《中庸》“道也者 , 不可须臾离也”的措词来行文 , 并且把其中的“道(即中庸之道)”换成了“礼” 。 这就部分说明了徐干是自觉地进入《中庸》的脉络来论述 , 也多少证明了从荀子、《中庸》到徐干 , 道就是中 , 而中就是礼 , 就是适切的分寸 , 或符合那分寸的一个具体的表现 。
可以说 , 徐干体会了《荀子》、《中庸》的中道思想 , 以这样的理解为核心 , 贯穿全书 , 撰成了《中论》 。 儒学史上 , 作为《中庸》之后第一部从“中”命名的《中论》 , 它的意义是重大的 。 宋明儒因为改从孟学进路来诠释《中庸》 , 于是《中论》跟《中庸》的连续性、一贯性就被切断了 , 于是从《荀子》到《中庸》再到《中论》(以及唐代王通《中说》)的发展线索就都不见了 。
二、人性有优劣美恶而可纯化之
徐干关于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 见于底下四段话:
天地之间 , 含气而生者 , 莫知乎人……(304 , 《逸文》)
人性之所简也 , 存乎幽微;人情之所忽也 , 存乎孤独 。 (23 , 《法象》)
夫珠之含砾 , 瑾之挟瑕 , 斯其性欤!良工为之以纯其性 , 若夫素然 。 故观二物之既纯 , 而知仁德之可粹也 。 优者取多焉 , 劣者取少焉 , 在人而已 , 孰禁我哉!(43 , 《修本》)
人虽有美质 , 而不习道则不为君子 。 故学者求习道也 。 若有似乎画采 。 玄黄之色既著 , 而纯皓之体斯亡;敝而不渝 , 孰知其素欤?(6 , 《治学》)
天生蒸民 , 其性一也 。 刻肌亏体 , 所同恶也;被文垂藻 , 所同好也 。 此二者常存而民不治 , 其身有由然也……是以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 , 不敢以怨雠之忿而留庆赏 , 夫何故哉?将以有救也 。 (290 , 《赏罚》)
从第一则的“含气而生”来看 , 徐干大致继承了荀子、汉儒的传统 , 以气论性 。 虽然没有更多的材料 , 但衡量整个思想史背景 , 这一点应该没问题 。 从后面四则来看 , 人性的内涵有优(珠、瑾)也有劣(含砾、挟瑕) , 有美质也有简慢轻忽 , 并且一般地喜爱美好事物而厌恶劳苦 。 这样的人性 , 其中尽管有美质 , 还是必须经由修习正道 , 借由教导、训诲 , 甚至还要加上庆赏和刑罚的帮助 , 才能成为纯粹美好宛如天生的样态 。 这里显示了荀子以欲情为性以及化性起伪的思路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 徐干已经不再区分性、伪 , 不再凸显性恶 , 也不再提什么化性起伪了 。 所谓“良工为之以纯其性 , 若夫素然” , 虽然讲的是修治珠玉 , 但却间接表明了后天修为的成效里头其实就具有人性论的义涵在内 。 更重要的一点是 , 人性虽然有优劣有美恶 , 但徐干似乎更倾向于从善的、美的一面来把握人性(所谓“珠之含砾 , 瑾之挟瑕” , 恰就是以善的、美的一面为主) 。 整体地看 , 他已经离开荀子“性恶”的话语 , 甚至已经离开汉儒“人性善恶混”、“人性有善有恶”的话语 , 朝着正面的、向善的人性论述前进了一步 。 更严谨地说 , 他已经朝向荀子哲学所蕴涵的弱性善论前进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