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国陶瓷历史源远流长 , 自唐兴盛 , 至宋达到工艺、审美的巅峰 , 并出现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 。 汝窑被公推为五大名窑之首 , 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无不以收藏到一件宋代汝窑瓷器为荣 , 拍卖会上只要有宋代汝瓷的出现 , 一定会引得重量级藏家的高度关注 , 屡屡破亿的价格使中国瓷器获得广泛的关注 。
汝窑为何如此受到追捧?汝瓷之珍贵到底是什么原因?寻访君想浅谈拙见 。
因器物自身之绝美 。 汝瓷之美在于其简约、含蓄、淡雅 。 其并不以器身刻花、印花、彩绘等方式进行繁杂装饰 , 而以器型之周正朴素、比例之精妙和谐、釉色之淡雅含蓄、釉面之润洁如玉取胜 ,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 可谓代表了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 。
因其稀少 。 故宫博物院于2015年9月出版的《汝瓷雅集》根据已公开发表的资料对现存汝窑器物进行了统计 , 结论为传完整器数量不足百件 , 器型方面以圆形洗、盘、碟居多 , 其他器型除还包括瓶、水仙盆、花口和椭圆形洗、盏托各数件 , 樽式炉2件(未包括美国辛辛那提博物馆的1件) , 莲花型温碗1件、鹦鹉形盖钮1件等 。 部分传世完整器被火烧过 , 已失去原有色彩和光泽 , 并有不同程度的污渍 , 因此精品尤为难得 。
因其神秘 。 汝瓷烧制的初因传为宋徽宗一梦 , 其色泽也是借用诗句“雨过天青云破处”来形容 , 何为“云破天青”?千人即有千意 , “只可意会 , 不可言传” 。 即使在通讯、技术手段发达的今天 , 高清影像所能传导的无外乎形之皮毛 。 只有亲眼所见 , 才能真正感受到其“天青”、“如玉”、“冰裂”美之所在 , 一切文字 , 皆显苍白 。
因其高贵 。 汝窑自诞生起 , 便为宫廷专用 。 南宋《清波杂志》记载云“又汝窑宫中禁烧......唯供御捡退 , 方许出卖 , 近尤难得” 。 部分传世器在底部刻有铭文 , 表明为宋代宫廷用器 , 有22件器物被择为精品并刻有乾隆皇帝御题诗 。 在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十二美人图》——”博古幽思“中 , 一只汝窑水仙盆配精致架座 , 安放于博古架的醒目位置 , 可见即使在宫廷中 , 汝窑也被视为珍稀之物以供欣赏 。
因其无法复刻 。 因原料珍稀、配方保密、成本高昂、战乱不断等原因 , 汝窑的烧造时长很短 , 有学者推测约20年至40年 , 后被迫断烧 , 现存的汝窑器物已成绝唱 。 自明、清以来 , 汝窑一直被作为瓷之楷模而被仿烧 。 根据考古发掘情况看 , 仿烧始于明代宣德年间 , 清代雍、乾时期达到兴盛 , 此类仿烧器物大多留有底款 。 明代 , 即便由皇帝亲命、御窑厂倾尽所能进行仿制 , 虽在一定程度做到形似 , 但因无法复制其含蓄清淡的神韵 , 无法做到神似 。 至清代 , 仿烧只仿汝窑之釉面 , 器型均以当时所喜式样为主 , 更加形神俱远 。
- |号称中国水下考古“克星”,他捞出上百万瓷器,宁可砸碎了不还
- |宋代到清代,潍坊为三万多册古籍登记造册
- |江西挖到1500年前古墓,出土2件瓷器,专家看后变脸,当场摔碎
- 瓷器|如何有重点地鉴别古瓷器
- 翡翠|明代瓷器中的红玫瑰 —— 宣德红釉
- 瓷器|山东手造|宁阳魅力“老锔补”:让伤痕瓷器拥有了“缺陷美”
- |宋代诗人笔下的“竹”:人当如竹,有君子之风
- |为什么把瓷器上的莲花“捆”起来,可以卖得更贵吗?
- 青花瓷|越山跨海——元至明初中外交流中的青花瓷器
- 瓷器|为什么把瓷器上的莲花“捆”起来,可以卖得更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