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蜀到吴越,看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交流互鉴( 二 )


大众耳熟能详的吴越文明的代表性文物是越王勾践剑 。 此次特展中展出了一把公元前448年在位的越王勾践重孙“州勾”使用的剑 。 这把剑两面分别刻铸“越王州勾”“自作用剑”的错金铭文 , 剑身光亮而不锈蚀 。 据考证 , 这种铬盐氧化表面处理技术是为越国绝技 , 但早已失传 。 州勾青铜剑共存世11把 。
巴蜀并辉
第一部分“巴蜀并辉” , 主要介绍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两个重要古国——巴与蜀 。 这里有以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为代表的蜀文化 , 也有与之并辉共融的巴文化 。 带有神秘气息的戴金面罩铜人头像、象征通天神木的青铜树、代表古蜀人眼崇拜的铜眼形器等精品文物在这一部分均有展示 。
|从巴蜀到吴越,看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交流互鉴
本文图片

戴金面罩铜人头像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三星堆青铜人头像上的金面罩 , 说明当时的古蜀人视黄金为尊 。 但作为常设于宗庙的祭祀神像 , 面部饰以黄金的目的或许是因为古蜀人认为金面罩可以娱神 , 使神更加灵验 , 这应当也是高贵、权威的身份地位的象征 。
|从巴蜀到吴越,看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交流互鉴
本文图片

铜眼形器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古蜀人特别崇拜眼睛 , 从巫文化的角度理解 , 这应当与古蜀人认为巫师的眼睛能见神鬼幽明这一观念有关 。
群雄竞华
第二部分“群雄竞华” , 主要介绍长江中下游地区繁盛多样的青铜文化 。 作为商王朝南下首邑和军事重镇的盘龙城 , 有着与中原最为接近的青铜文化 。 两湖地区数以千计的楚墓 , 彰显了崇巫祀神的浪漫楚风 。 吴、越之地出土的青铜兵器、工具和原始青瓷 , 则反映了吴越先民的精神面貌 。
|从巴蜀到吴越,看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交流互鉴
本文图片

【|从巴蜀到吴越,看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交流互鉴】青铜鸳鸯尊 镇江博物馆藏
鸳鸯形尊取材于江南水乡的鸳鸯 。 整个器形比例匀称 , 挺拔稳重 , 鸳鸯形态逼真 , 栩栩如生 , 周身素朴无纹 , 清秀简美 。 此造型的青铜尊未曾在中原鸟兽尊类中出现 , 具有典型的吴国特色 , 是江南青铜工匠们独特的艺术创造 。
|从巴蜀到吴越,看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交流互鉴
本文图片

青铜鸠杖 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藏
此器因杖首为一圆雕鸠鸟而得名 。 杖的下端为一跪坐人像 , 其双目平视 , 双手置于前膝 , 断发纹身 , 佐证了古越人断发纹身习俗的存在 。 越人因长年与水相伴 , 为了便于在水下干活 , 他们将额前及两鬓的头发剪短 , 并在身体特定部位文上龙蛇图案 , 以防水中“蛟龙”的侵害 。
|从巴蜀到吴越,看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交流互鉴
本文图片

越王州勾剑 荆州博物馆藏
州勾是越王勾践的重孙 , 在位三十七年 。 这柄越王州勾剑刃锋锐利 , 光泽如新 。 越国的青铜剑铸造精良 , 纹饰美观 , 且刃薄锋利 。
多元一体
第三部分“多元一体” , 主要介绍长江流域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 依靠长江这条黄金水道 , 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不仅存在着东西方向的文化互动 , 与黄河流域的文化联系也同样紧密 。
|从巴蜀到吴越,看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