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汪兴军面塑作品 。 汪兴军供图
天山网采访人员 任华
大漠、胡杨 , 缓缓前行的驼队;几位维吾尔族老人弹奏着乐器 , 旁边的姑娘翩翩起舞……在新疆 , 这样的画面并不鲜见 。 但如果将这些场景以面塑作品的形式“搬”上餐桌 , 让人们一边品尝新疆美食 , 一边欣赏新疆的风土人情 , 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
这些面塑组雕是新疆汪兴军厨艺工作室负责人汪兴军的作品 。 从用萝卜雕刻花鸟鱼虫 , 到制作大型面塑组雕作品 , 20年来 , 在食雕艺术的路上 , 他一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 。
“成功没有秘密 , 功到自然成 。 ”5月10日 , 谈到自己从事食雕的经历 , 汪兴军说 。
本文图片
汪兴军和他的食雕作品 。 汪兴军供图
1998年 , 汪兴军从甘肃省张掖市来到新疆 , 在一家大酒店做凉菜师 。 萝卜可以刻成各种各样的花朵 , 黄瓜切片后可以摆成漂亮的盘饰……他很快被食雕艺术魅力所吸引 , 开始勤学苦练食雕技艺 。
汪兴军很幸运 , 第一个老师是新疆名厨刘新疆 。 学艺之初 , 老师教汪兴军用胡萝卜、绿萝卜雕斑节虾 , 用白萝卜雕珊瑚 , 用红心萝卜雕鹅卵石 。 经过一个多月的钻研练习 , 汪兴军雕刻出的虾活灵活现 , 有了生命力 。 2003年 , 在参加第五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时 , 汪兴军创作了食雕作品《虾趣》:象牙白的珊瑚旁 , 几只斑节虾形态各异 , 纤细的虾须细如发丝 , 轻轻颤动 , 鹅卵石、海草、海星等也雕得惟妙惟肖 。 作品一亮相 , 便惹来惊叹一片:“这作品简直像一幅画!”“这虾雕得太好了 , 跟真的一样!”……22岁的汪兴军毫无悬念地拿到了那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个人赛果雕金奖 。
本文图片
汪兴军食雕作品 。 汪兴军供图
本文图片
汪兴军食雕作品 。 汪兴军供图
“从老师那里 , 我不仅学到技术 , 还学到他身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只有精雕细琢才能出好作品 。 ”汪兴军说 。
很快 , 汪兴军不满足于用萝卜、黄瓜、豆腐、冬瓜等雕刻作品了 。 “南瓜个头大 , 可以雕刻成寿星、龙凤等大一些的作品 , 而且南瓜质地比较硬 , 雕刻难度比较大 , 更有挑战性 。 ”汪兴军说 。
那几年 , 每年秋天 , 汪兴军都要买几吨南瓜放在屋里、地下室 , 每天晚上下班回来练习雕刻 。 南瓜质地硬 , 经常刻破手 , 他手上四五个疤就是那时留下的 。 有一次 , 他连夜为一场婚宴赶制一个龙凤呈祥作品 , 刻到早晨五六点时 , 困倦不已 , 不小心刻刀划破了虎口 , 肉都翻出来 。 他到医院处理了伤口后 , 回家接着刻 。
本文图片
汪兴军面塑作品 。 汪兴军供图
萝卜、南瓜等食雕的优点是可以就地取材 , 但保存周期太短 , 汪兴军又把视线投向面塑 。 他走访全国多地拜名师 , 学习面塑技艺 。 他在自己的面塑作品中 , 融入了十二木卡姆、姑娘追、猎鹰等新疆风土人情 。 “新疆的美食名闻天下 , 希望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 , 也能通过我的作品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 。 ”汪兴军说 。
- |典型威海丨戴玉山:“寻宝人”爱讲红色故事
- 纳兰|纳兰性德:幸福只道是寻常
- |寻找美、发现美、表达美,广东省女画家协会佳作艺博院首度“绽放”
- |“跟着非遗看海南”有奖征集活动启动 快来打卡海南不寻常的另一面
- 葫芦|“枕下放三物,进财不寻路”是啥意思?三物指什么?老祖宗的智慧
- |李克生:凭借匠心与坚持 传承发扬玉文化
- |客来丨寻常日子
- 玉耜|鞍山岫岩河磨玉质史前玉耜 或让岫玉寻根有源可溯
- |青未了|糖城群芳谱(四)雪花飞起来的时候,最宜踏雪寻梅
- 贾鲁河|开封贾鲁河发现大量古钱币,市民河边寻宝,网友:乐呵后依法上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