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说·张炜羽|难以复制!走进群星璀璨的海上篆刻世界( 二 )


此外吴昌硕门弟众多 , 流派传承后继有人 , 艺术生命得以代代赓续 。 著名弟子有徐新周、赵古泥、赵云壑、李苦李、费龙丁、钱瘦铁、沙孟海、王个簃和哲嗣吴涵等 , 皆学有所成 , 为弘扬吴派篆刻做出了不小贡献 。 从民国创立至1927的十六载 , 吴昌硕岿立于海派印坛之峰巅 , 如日中天 , 无人比肩 。
三、民国后期(1928—1949)
上海从1927年7月成立特别市至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前的十年 , 是其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重要发展阶段 , 彼时造就了上海城区规模和都市文明 , 进一步强化了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经济贸易与文化中心的地位 。
大都市独特的生活魅力 , 深深吸引着各地域高层次、高水准的文化、艺术精英群趋沪上 。 江、浙等地印人也从早先仅为谋生迁徙 , 逐步转变为主动追求都市物质生活而来沪落籍定居发展 。
上海以海纳百川的开放姿态来消化、接纳、融合各种篆刻艺术风格 , 并成为诸多印风的交汇点 。
|篆刻说·张炜羽|难以复制!走进群星璀璨的海上篆刻世界
本文图片

毘陵汤涤定之赵叔孺
民国海上印坛自吴昌硕后俊彦踵起 , 群星璀璨 , 进入了又一昌盛时期 , 其中代表人物为赵叔孺、王福庵、陈巨来、方介堪、邓散木等 。
其中赵叔孺出于四明望族 , 早岁苦研秦玺汉印 , 精心结撰 , 卓然成家 。 寓沪后风声所树 , 学人仰之 , 慕名请益者如陈巨来、方介堪、徐邦达、叶潞渊、张鲁庵、陶寿伯、方节庵等先后来萃 , 门弟列籍有六十人 , 成绩斐然 。
|篆刻说·张炜羽|难以复制!走进群星璀璨的海上篆刻世界
本文图片

吴湖帆潘静淑珍藏印陈巨来
|篆刻说·张炜羽|难以复制!走进群星璀璨的海上篆刻世界
本文图片

潇湘画楼方介堪
王福庵自1930年冬辞去南京印铸局之职回沪 , 成为其职业篆刻生涯新的起点 。
王福庵铁线篆朱文多字印 , 结构茂密严谨 , 线条圆劲稳练 , 风格娟秀工致 , 世罕匹敌 , 艺涯长盛不衰 。
|篆刻说·张炜羽|难以复制!走进群星璀璨的海上篆刻世界
本文图片

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侠子
王福庵
民国后期 , 吴昌硕一脉中的晚年门弟钱瘦铁、金铁芝、王个簃及再传弟子邓散木等纷纷脱颖而出 , 逐渐成为海上印坛的中坚 , 其中邓散木作为后起之秀 , 篆刻创作异常活跃 , 影响广泛 。
其承赵古泥之神工 , 篆刻参融印玺、封泥、陶砖、瓦当 , 章法离合稠叠 , 变幻万端 , 刀法雄浑刚健 , 奇肆纵横 , 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篆刻说·张炜羽|难以复制!走进群星璀璨的海上篆刻世界
本文图片

跋扈将军邓散木
民国海上印坛星光辉映 , 即有吴昌硕、赵叔孺、王福庵等重量级人物 , 更有众多功底扎实的小名家 , 不论在印人之数量、技艺之精熟、风貌之繁盛及印谱制作出版等方面 , 海上篆刻艺术之高超是其它地域望尘莫及的 。
许多发韧于四十年代的海派印人 , 其篆刻艺术生命多延续至七八十年代 , 成为新旧交替、承前启后的重要代表 。
四、1949年—1976年
五十年代初期 , 人民生活渐趋稳定 , 经济逐步发展 , 但随着篆刻界原先客户群体的消散 , 金石书画社团与各大笺扇庄的解体 , 印人为谋生计不得已另觅途径 , 欲在新的公职中求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 造成了部分海上印坛人才的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