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源自民间 , 美来自生活 。
从四月开始 , 特设【发现】栏目 。
厚植民间工艺沃土 , 寻访源自生活的美 , 发现优秀的民间手艺和手艺人 , 展现社会和人民共富共美的生活变化 , 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这不仅是民间艺人的舞台 , 也是民间艺术的窗口 , 欢迎广大读者提供线索 , 让更多美好在这里呈现!
本期我们一起来发现金银箔铲贴扇艺术 。
∨
金银箔铲贴扇艺术
贵妃醉酒、西厢记、红楼梦……一幅幅扇面如诗如画 , 一个个古典人物栩栩如生 。
如果你到绍兴市的王关甫家里 , 一进门 , 定会被他家里陈列的一把把精致华美的纸扇所吸引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王关甫《贵妃醉酒》
“这扇面是画上去的吧!”初见时 , 人们大多会这么以为 , 但当知道是由金银箔一点一点铲贴上去的 , 都不由得啧啧称奇 。
金银箔铲贴扇技艺是一项民间传统手工艺珍品 , 以金银箔为原料 , 刻出各种图案 , 再贴到高档黑纸扇上作装饰 , 经过描稿、复金、钉装、铲刻、分、贴、色等工序 , 纯手工制作 , 是扇文化与剪(刻)技艺的精美结合 , 堪称工艺珍品 。
传承千年的金银箔剪刻技艺
金银箔剪刻相传商代已有 , 金银箔剪刻有时称“镂金” , 也称之为“剪金叶” , 把金打成薄片进行镂刻 。
本文图片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钱海琴摹刻)
20世纪50年代初 , 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 , 发现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 。
本文图片
▲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银箔刻花”
(钱海琴摹刻)
汉代 , 打(锤)金片的工艺技术提高 。 东汉章帝元和年间(公元84-89年)有首诗中提到“元和剪鸟飞” , 指当时每逢佳节 , 闺阁妇女们忙着剪金银箔 , 以作装饰 。
一直到西晋武帝太康年间 , 妇女仍沿袭这一风气 , 可见剪金箔历史悠久 。
那金银箔与黑纸扇是什么时候结合在一起的呢?
金银箔铲贴扇技艺在明代就有记载 。 吴仰贤的《小匏庵诗话》中有一则记载涉及已出现的剪字艺人 , 云:“杨诚砦斋诗集中有《赠剪字道人诗》 , 序云:‘道人取义山 , 经年别远公诗 , 用青纸剪字作为米元章字体逼真 。 此技至今流传 , 用泥金纸剪成 , 兼及花草、翎毛黏于黑色纸扇 , 俨为挥写而成 。 知其所由来远矣 。 ’”
绍兴古城 , 自古就有扇艺的土壤 。 清代有明确记载 , 金银箔与黑纸扇已相结合 , 技艺非常娴熟 , 而且种类很多 。
创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的王星记扇庄 , 老板王星斋 , 原为祖传制扇手 , 尤精黑纸扇技艺 , 故又称王星斋扇庄 , 其妻陈英乃是纸扇铲贴洒金巧匠 。
本文图片
▲陈英《全棕双面剪贴黑纸扇》
作坊设于周家桥(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周家桥) , 那时附近有许多人都来慕名学习纸扇铲贴技艺 。
金银箔铲贴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关甫出生于1944年 , 家住绍兴周家桥附近 , 从小喜爱绘画 , 但家境贫困 , 14岁时辍学后 , 拜70多岁的钱金牛为师 , 学金银铲(刻)贴 , 后来去杭州齿轮厂做过工人 。
- 考古|北京新世纪以来最大规模考古,如何发现首例独立厕所?
- |妻子在厕所内发现女性长发,“阉割”丈夫
- |埃及一石碑发现奇怪字体,困扰西方学者20年,最终被汉语学家破译
- |四川农村特大发现,农民建房发现“炸弹”,专家赶来后却乐开了花
- 文物|一只背插四根箭的乌龟,被老人钓鱼发现,没成想可以价值18亿
- |追光·泉城|发现济南泥塑“兔子王”背后的泉水文化
- |1978年苏州,几个孩子掏鸟蛋发现千年国宝,专家:赶紧上交
- |祁连山发现唐朝大墓地,墓中奇珍异宝无数,墓主人究竟是谁?
- |女子宿醉街头,清晨醒来发现短裙都破了,蹲地痛哭要回家找妈妈
- 洪洞县|洪洞发现春秋晚期卿大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