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民族文化】珙县苗族蜡染文化初探( 三 )


珙县|【民族文化】珙县苗族蜡染文化初探
本文图片

蜡刀制图
构图方式灵活 。 珙县苗族蜡染构图主要分为中心式、对称式、散落式、连续式4种 。 中心式构图 , 主题居中突出 , 其余图纹围绕主题而变化 。 由于这类构图主要表现在蜡染的手巾、包单、背扇上 , 因而以方形、圆形居多 。 为满足造型需要 , 方中寓圆 , 圆中寓方 , 方圆复合 , 或图纹平移错位 , 无论怎样变化 , 主题中心位置不变 。 对称式构图 , 强调图纹组合的对称性、对等性、秩序性 , 求得构图的均衡与稳定 , 着重于图纹四面八方的对角线 , 故以米字形、十字形、太极形构图较多 。 此外 , 镜面对称、左右对称、平移复合对称、绕轴旋转对称等手法也经常变换使用 。 散落式构图 , 是一种分解组合的构图方式 。 这种构图比较自由 , 不拘于构图的主题 , 形散意不散 , 将不同图纹元素围绕一个中心进行统一组合 , 强调视觉的总体效果 。 连续式构图 , 是一种长卷式的构图 , 展现民族特色 , 图纹可重复延伸 , 但互不遮掩 。 一条长达丈余的百褶裙上 , 几根平行线条就能连接起点到终点 。 这种反复的节律变化 , 延长了审美的时间过程 , 使画面如富有韵律变化的音乐节奏 。
图案内容丰富 。 珙县苗族蜡染的构图不但受其平面形式的制约 , 也受其自身文化的制约 , 使它的造型呈现程式化、固定化特征 。 有些图纹不可随意改变 , 其位置也不可随意挪动 , 苗族的蜡染裙就是一例 。 珙县苗族蜡染百褶裙基本格局长久不变 。 第一根白色横带代表祖先居住的浑水河(黄河) , 第二根白色横带表示他们生活过的长江 , 双重齿状图纹表示高山 , 菱形图纹则表示大西南 。 百褶裙的图纹格局深含着这个民族悲壮的迁徙、流动经历 , 以及怀念故土的情怀 。 这种固定模式 , 是苗族同胞心理和社会约定俗成的图饰法则 , 一旦离开这种定式 , 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认同 。 珙县苗族蜡染的构图还打破自然视觉的局限性 , 突出图纹的完整性、装饰性 , 求得构图的和谐性 。 大到图纹的组合篇章 , 小到图纹的个体构成 , 求全(完整性)、求满(丰富性)、求美(装饰性)、求和谐(统一性) , 都体现了珙县苗族蜡染的这一构图法则 。
图纹|
一个民族的时代烙印
图纹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 是构成蜡染艺术的独立单位 。 每个图纹都有其深刻含义 , 它不只是不眠之夜的辛劳之作 , 更浓缩了苗族人民的情感和生命的力量 。 其中有他们的欢乐与痛苦、理想与希望 , 表达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的尊敬、对吉祥的祈盼 。 图纹一旦与衣物结合 , 就突破衣物原有的价值束缚 , 被赋予蓬勃的生命力 , 成为他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 珙县苗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形成了以满为美、以全为美、以富贵吉祥为美的审美习惯 , 并把这种标准灌输到生活的每个细节 。 衣饰的繁复、纹饰的密集成为美的范式 。 清乾隆《珙县志》记载 , 珙县“苗族居于万山中 , 其地幽 , 其路险 , 密迩蛮域 , 其地少 , 其民乏” 。 封闭的自然环境、落后的农耕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因素形成他们的审美基础 。 反映在蜡染图纹中 , 其创意总被赋予人性化精神 , 螺旋纹、山纹、动物纹、植物纹、纺车纹等各式纹样 , 不仅反映山地文化特征 , 也折射出民族的审美心理 。
珙县|【民族文化】珙县苗族蜡染文化初探
本文图片

蜡染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