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张春华|在场性显现:近代西方审美经验的存在论转向

二十世纪以来 , 西方美学家对审美经验一直存在着质疑 , 审美经验面临着各种价值及概念层面的挑战 。 从审美过程角度看 , 审美的发生机制是一个多感官联动、主体融入、客体认同的过程 , 其弊端在于审美经验和艺术品相分离 。 审美经验存在论转向的实质在于审美经验的不确定性合法化 , 强调审美过程的时间性 , 尤其强调审美经验区别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唯一性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春华认为审美经验是艺术发生过程中某种美呈现的痕迹 , 它只能在现象层面中直面美所抛出的纯粹在场性 , 因而经验是时间性的而非观念性 , 任何试图以知识形态捕捉审美经验的尝试都有可能陷入某种关于美的观念的偏执当中 , 应该跳出近代主客二元论的审美思维 , 从“在场性”时间发生场域探讨审美经验的无限可能性 。
核心观点
审美经验形成于个性的多个感官知觉相互作用当中、体验当中 , 而并非抽象概念 。 其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 不仅包含感官经验 , 而且还包含个体的心理体验 , 受个体特征、艺术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 个体所形成审美经验并不相同 , 甚至千差万别 。
从存在论视角看 , 艺术和审美同时发生 , 无论是艺术品还是审美经验 , 形成于同一过程之中 , 所以只能从形成过程中对此进行评价 。 如何看待艺术和形成审美是现代审美经验的核心 , 或者说追求审美的“在场性” , 成为现代审美经验所普遍认同的内容 。
审美经验的存在论转向实际上是为了打破传统主体性哲学对于艺术评价的限制 , 从本源上来揭示艺术和审美的时间性关系 , 从而确定艺术存在的价值坐标 。
更多精彩观点
18世纪以来 , 美学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 , 审美经验作为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 内容更加丰富 , 特别是康德美学对其进行系统性阐述之后 , 引发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 成为美学研究的焦点 。 有学者质疑审美经验是否存在 , 质疑其是否存在所谓的价值 , 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审美经验的终结” 。 有关审美经验的含义总是在不断否定和肯定中游移 , 审美经验的概念性建构及其解释深受二十世纪哲学思潮的影响 。 自此 , 审美经验成为一个饱受质疑和批评的概念 , 很多学者怀疑其价值和意义 , 曾经充满活力的审美经验概念 , 此时成为学界批判的对象 ,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对此 , 本文在现代语境中深入探讨审美经验的存在论转向问题 。
近代|张春华|在场性显现:近代西方审美经验的存在论转向
本文图片

01
何为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究竟是什么样的经验?审美经验并非是一个固定概念 , 内容非常复杂 , 而且善于变化 , 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特征 。 审美经验概念形成于日常生活 , 是生活经验的总结 。 亚里士多德用纯净性概念规定审美经验 , “视觉以其纯净而有别于触觉 , 听觉与嗅觉优于味觉 。 各种快乐同样以纯净性相区别” 。 康德主张审美经验是一种纯粹的美、纯粹的愉悦 , 不受生活因素所干扰 , 不受功利之心影响 。 实际上 , 审美经验概念无法让个体有效地识别美的内涵和形态 , 仍然要依靠个体本身的经验 。 从性质上看 , 审美经验属于一种认识或实践导向的不确定性的强制规定 。 “审美经验是对不确定性的关注 , 它意味着一个人对其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置身性意识 , 也就是说 , 一个人对其在场性的觉悟 。 ”尽管学者试图以统一的概念图式抓住美的本质 , 但美之诞生及其审美过程的不确定性超出哲学的分析范式 , 因而只能遵循美之生成的存在论思路 , 让审美过程时间性的在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