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修补古籍是一项考验耐心的工作 , 一点差错可能就会损坏文物 。葛勇 摄
中新网南京5月17日电 题:“90后”古籍修复师:我在图书馆为700岁国宝做“微创”
中新网采访人员 申冉
从对考古小说里的神秘古书痴迷 , 到成为一名古籍修复师 , 1990年出生的小伙子丁峰在南京图书馆(下文简称南图)历经十多年的“修行”之路 , 终于成为一名日常为国宝做“微创手术”的古籍“医生” 。
本文图片
经过十年多的“修行”之路 , “90后”小伙子丁峰已经成为一名技术纯熟的修书人 。葛勇 摄
2013年 , 经过大学四年专业学习 , 有幸进入南图工作的丁峰既兴奋又忐忑 , “没想到工作中遇到的古籍比小说里的还珍贵 , 库房里存的配纸年龄有的都比我大几轮 。 ”
不过 , 刚入门就被师傅要求学习湿补技术 , 却成了他最大的“噩梦” , 丁峰回忆 , “被水喷湿后的古书书页 , 手中工具力度重一点就可能戳烂 。 修复一页仿佛进行一场‘微创手术’ 。 ”
本文图片
丁峰的日常工作就是为古籍做“微创手术” 。葛勇 摄
“师傅总说 , 做这行考验的就是耐得住寂寞 , 不能急躁 。 ”丁峰感慨 , 面对如山一样等待重现人间的古书典籍 , 小伙子觉得这份重任在肩 。
2019年 , 丁峰获准独立修复一部年近700岁的国宝级古籍《永类钤方》 。 这套元代综合性医书 , 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 南图馆藏的两册源自现存最早的元代刻本 , 传世极少 , 目前国内只有三家单位藏有此书 , 且都是残本 。
本文图片
工作中的丁峰 。葛勇 摄
“两册书加起来一共100多页 , 修复前的状态是二级破损 , 在整理中我们意外发现早在清代就有同行精细修补过 , 令人兴奋 , 仿佛隔着几百年的业务交流 。 ”丁峰告诉中新网采访人员 , “比如元代原书的主体部分用的是薄如蝉翼的皮纸 , 清代同行为了防止书页损坏 , 特意为每页衬入柔韧性更强的竹纸;还为全书补上尺寸更为合适的‘保护套’ 。 用心之妙 , 在修复过程中我都会对这位老前辈默默夸一句‘干得漂亮’ 。 ”
【古籍修复|“90后”古籍修复师:我在图书馆为700岁国宝做“微创”】“正是因此 , 我们修复原则是既要修复原书的原始痕迹 , 也保留清代修复比较精巧的部分 , 再加上现在修复的痕迹 。 当人们观看这本古籍时 , 可以观察其在历史长河中流传的痕迹 。 ”丁峰向采访人员展示书页上仿佛轻微水渍一般、其实相差数百年的修补痕迹 。
本文图片
丁峰在纸库寻找合适的配纸 。葛勇 摄
这些痕迹的背后 , 是丁峰几百个工作日伏案工作的成果 。 “这本书书页上有一些画栏和字迹的残缺 , 前人把缺损部分补在衬纸上 。 想要完全恢复元代原书的风貌 , 我就用透光补书板 , 从书页背后打光 , 一点点补回原版的缺字和缺栏 。 ”丁峰说起修书的细节侃侃而谈 。
目前 , 这两册《永类钤方》已经基本完成修复工作 , 即将重现于公众之前 。
- |“洛阳百年考古成果展”明日开展【视频】
- 三国|中日韩三国以“音”为“桥”促文化融通
- 九江|方言词汇|九江话“背”
- 西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与陕西历史博物馆共建“音乐文化展厅”
- 大学生|“中国烟草”重点招录的3大专业,毕业可得铁饭碗,月薪最低5位数
- |博物馆日,到南粤先贤馆玩“剧本游”!
- 招聘|“姐学”回归,2022是时候乘风破浪了
- 广东省博物馆|苏东坡题名 唐伯虎落款 北宋“松石间意”琴亮相广州
- 博物馆|518博物馆日,“南越王主题公交车”出发!
- 长沙|书香开福美乐飘 长沙一阅读空间上演“融合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