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汪伦:只是一普通山民,却靠打赏李白青史留名,你猜手笔多大

李白|汪伦:只是一普通山民,却靠打赏李白青史留名,你猜手笔多大
本文图片

李白乘舟将欲行 ,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 , 总有些人物足够璀璨 , 在他们的照耀下 , 旁近的泥沙也熠熠生辉 。
李白的赠别诗 , 让普普通通的山民流名千古 , 汪伦被不断解读 , 桃花潭成了文化古迹 。
李白用自己的名气成就了汪伦 , 不单单是因为岸上的歌声触景生情 , 更有志同道合的惺惺相惜 。
将两人的友情化虚为实 , 用夸张的手法表露出两人的情谊 。 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 实乃佳作 。
一、诗酒风流李太白
酒入豪肠 , 七分酿成了月光 ,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 ——《寻李白》余光中
说盛唐 , 就离不开李白;谈李白 , 就必须要说他的酒与诗 。
李白的一生一世与诗酒相伴 , 与风流相伴 , 他的传世佳作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 。
行路难时 , 李白的酒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的壮志凌云;人生得意时 , 他的酒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慷慨激昂;哪怕是孤独落寞时 , 他的酒里也有对影成三人的慰藉 。
心情烦闷时 , 要一杯一杯复一杯借酒浇愁;心情畅快时 , 要会须一饮三百杯开怀助兴 。
李太白几乎把酒喝到了极致 , 酒让这位浪漫主义诗人有了醉意 , 潜藏的情感有了畅快地宣泄, 一首首传世名作也应运而生 。
懂酒的有很多 , 每个人都与众不同 , 但也唯有李太白过于出彩 , 用好酒好诗成就了这段风流 。
二、酒家处处伴桃花
“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 。 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 ”
哪怕是现在 , 李白的才华依旧被大众所瞻仰;同样在唐朝 , 李白的才情依旧被大众所追捧 。
汪伦虽说只是一普通的山民 , 但他却有着一分不安分的心 , 哪怕是在田间辛苦劳作时, 他也想瞧瞧诗圣的风采 。
投其所好 , 用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吸引来李白 , 这种文雅的方式虽说极有可能是后人的捕风抓影 , 但也有一丝丝可能性 。
笔者更愿相信李白与汪伦的相遇只是一次偶然 , 因为有桃花美景 , 有桃花酿造的美酒 , 李白慕名而来 , 这才有了一切的开始 。
三、高山流水是知音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 钟子期曰:“善哉 , 峨峨兮若泰山 。 ”
志在流水 , 钟子期曰:“善哉 , 洋洋兮若江河 。 ”
伯牙所念 , 钟子期必得之 。
汪伦是什么身份 , 有人说他是县令 , 还有人说他只是一普通村民 , 大众更相信的是前者 , 因为更加相信是权势与钱财打动了李太白 。
可汪伦的手笔有多大 , 他的手笔难道还能大得过唐玄宗 , 皇帝的打赏李白都能弃如敝履 , 再谈钱的多少只是庸俗 。
汪伦究竟对李白做了什么 , 不过是挽留了一下好友罢了 , 并用歌声欢送而已 。
汪伦作为一名普通山民 , 只是好好地招待了李白几次 , 在美酒的催化下 , 两人谈天说地 , 相见恨晚 , 大有知音之感 。
李白本就是个洒脱飘逸之人, 碰到了真诚质朴的山里人家 , 碰撞出的火花这才有了千古名篇 。
汪伦能够流名千古 , 不是因为他的招待足够奢侈 , 更不是因为他的打赏足够豪华 , 这只是李白流露出的情感容易引发共鸣 。
知交知己难寻 , 真情实感也是愈发珍贵 , 能够相逢是汪伦与李白共同的幸运 。
【李白|汪伦:只是一普通山民,却靠打赏李白青史留名,你猜手笔多大】李白|汪伦:只是一普通山民,却靠打赏李白青史留名,你猜手笔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