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一个作家重要的创作母题 , 同时也是作家汲取灵感的不竭源泉 , 童年对于一个作家的写作有着特殊的意义 , 而对于儿童文学作家来说 , 童年的经历就显得更为重要 。 童话大师林格伦曾经说过 , 世界上只有一个孩子能给她灵感 , 那就是童年时代的“我自己” 。 任溶溶也曾说过:“我写儿童诗 , 很多的创作都在写小时候的自己 。 ”“为孩子写作首先当然应该熟悉孩子 , 熟悉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心理、他们的想法 。 怎么熟悉孩子呢?就要和孩子交朋友 , 跟家里的孩子交朋友 , 跟周围的孩子交朋友 , 还有一个很好的朋友 , 那就是小时候的自己 。 ”童年的生活经历 , 成为他创作儿童文学取之不尽的文学宝库 。
追溯起来 , 任溶溶真正与儿童文学结缘其实有些偶然 。 大学毕业后 , 他的一个同学在儿童书局编儿童杂志 , 知道他懂翻译 , 于是把他拉来翻译一些国外的儿童文学 。 任溶溶立即被这种好玩的文学以及书中丰富多彩的插图迷住了 , 作品一篇接着一篇翻 , 从此一发不可收 。
但其实任溶溶与儿童文学的结合实属必然 , 一旦相遇 , 终生不弃 , 风雨几十年 , 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儿童文学 。 甚至在10年浩劫的时候 , 任溶溶也舍不得放下他心爱的儿童文学 。 1968年 , 任溶溶被冠以“中国的马尔夏克”而受到批判 , 被关进牛棚接受改造 。 虽然身陷逆境 , 任溶溶在精神上却并没有被打倒 , 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 任溶溶非常喜欢意大利作家罗大里 , 之前曾译过他的《洋葱头历险记》和儿童诗 , 但是是从俄文转译的 , 为了能直接从意大利文翻译 , 他早就准备好意大利文的教科书和字典 , 只是一直抽不出时间学习 。 到了“文革” , 被赶入牛棚 , 正好有大把的时间 , 于是他重又把学习意大利语的书籍捡起来开始自学 。 他还买了本意语版的《毛主席语录》学得津津有味 , 并在写“交代”和“检查”的笔记本上写满了意语单词和文法规则 。 “文革”10年 , 他不仅学习了意大利文 , 还自学了日文 。 当别人在“十年动乱”中身心俱疲时 , 他却收获了两门外语 , 为以后的儿童文学翻译做好了准备 。
这样乐观和豁达的心态 , 其实正是儿童文学之于任溶溶的馈赠 。 我猜想当现实的遭遇来临时 , 任溶溶就会躲到自己的童话中去 。 儿童文学成为他的快乐源泉 , 也成为他躲避世间纷扰的避难所 。 任溶溶说:“翻译创作了太多的儿童文学作品 , 不知不觉中被‘童化’了 。 ”这种“童化”将世俗功利化的人生 , 变成一种审美化的人生 , 从艰难困苦中寻出美来 , 寻出趣味来 , 永远乐观 , 永远积极 。 任溶溶沉浸在儿童文学的世界中 , 摸索出自己的“快乐法则” , 使他在波诡云谲的际遇变化中 , 总是能窥见人生的真和善 , 能领略这天地的大美 。 在任溶溶那里 , 世界被简化为一篇童话 , 当你简单了 , 这世界也随之简单 。
任溶溶曾说过:“我的一生就是个童话 。 ”当我向老人询问这句话的含义时 , 他并没有多解释 , 只是说 , “人的一生总会碰到各种各样机缘 , 这是不是像一个童话呢?”
儿童文学的“盗火者”
本文图片
1979年2月 , 在《少年文艺》编辑迎春座谈会上 。 左起:贺宜、陈伯吹、茹志鹃、徐迟、任溶溶、杜宣
鲁迅曾将好的翻译家比喻为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那样的“盗火者” , 对于中国的儿童文学来说 , 任溶溶正是这样一位盗火者 。 他一生孜孜不倦 , 翻译了大量的国外优秀儿童文学 , 将国外儿童文学中闪亮耀眼的火种 , 带给中国的小朋友和儿童文学工作者 , 惠泽深广 。 评论家刘绪源说 , 任溶溶和他所翻译的那些国外作家一起改变了中国的儿童文学 。
- |耳根新书还没来,志鸟村的新书《国民法医》倒是上线了,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 |诗路花雨|冯仲平:托物言志,超逸绝响——读刘文娟《咏蝉三绝》
- |薄伽丘在《十日谈》里称乔托为“卓越的天才”将美术带入人间!
- 科幻|科幻探险小说《长夜余火》实体书、同名有声剧陆续推出
-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向人民大地”特展开幕
- |雷米首部中短篇作品集《智齿》出版
- 求职|新时代律政俏佳人上线!刘敏涛江疏影携手搞事业《女士的法则》大爽文来袭
- |关晓彤加盟《书画里的中国》 颐和园寻复刻版“惠山”
- 诗道中华|《诗道中华》第一辑来自春天的问候
- 王福庵|王福庵临《韩仁铭》,果然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