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武侠门派之崆峒派( 二 )


|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武侠门派之崆峒派
本文图片

崆峒派武术
《尔雅·释地》中写道 , “空同之人武”;大诗人李白则写下“世传崆峒勇 , 气激金风壮 。 英烈遗厥孙 , 百代神犹王”;杜甫亦诗曰 , “防身一长剑 , 将欲倚崆峒 。 ”这些颂扬崆峒文化的诗篇 , 无不表明崆峒山是中华武术早期的发祥地之一 。
释道儒三家齐聚崆峒派八门尽显
崆峒派武功自然是源自崆峒山一带流传的技击之法 。 但主要用于军旅作战的格斗术是无法支撑起一座千年门派 。 所以 , 融合了广成子“至道”的学说思想以及老子的“自然”之义而产生的崆峒山道教 , 与隋末引入崆峒山的佛教 , 均对崆峒派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
在隋唐时期 , 崆峒山道、佛两教发展迅速 , 各自拥有一定的田亩、道观和寺院 , 道人、僧人为数不少 。 道、佛两教都建立自己的武装来保护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 因此 , 崆峒山僧人、道士在参禅诵经修行之余 , 也将武术变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 。 又在佛道两家思想的影响下 , 原先略显纯粹的技击开始有了文化的加持 。
|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武侠门派之崆峒派
本文图片

图源:@夜雨梅花
正如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中写的那样 , 崆峒派最厉害的武功名为“七伤拳” , 有诗为证 , “五行之气调阴阳 , 损心伤肺摧肝肠 , 藏离精失意恍惚 , 三焦齐逆兮魂魄飞扬 。 ”也就是所谓的“未伤敌 , 先伤己 , 一练七伤 , 七者皆伤” 。 意思是说此门武功威力极大 , 但习练者似乎有反作用力的影响 , 伤人亦会伤己 , 只有功力深厚到极致方可自保 , 颇有些止戈为武的意味 。 这也间接印证了崆峒派武功源自沙场攻伐 , 需要用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加持 , 才成就一派之功的史实 。
据记载 , 在唐代 , 飞虹子吸收了敦煌等地的舞蹈 , 结合兵器、技击创立了崆峒派最重要的“花架门” , 最终成为了崆峒派第一代掌派人 。
崆峒派在架构和人员的组成有别于其他门派 。 比如 , 在少林派 , 身份权利最高者称为“住持”;武当、峨眉等大多数都称为“掌门” 。 而崆峒派则称其为“掌派”或“掌派人” 。 原因很简单 , 因为在崆峒派有八大门 , 分别为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和玄空太极门 。 八大门各有不同的拳法、兵器 , 并且各有一位掌门人 。 其中玄空太极门武功基本是掌派人独修的 , 所以也只有玄空太极门的掌门才有机会成为下一任的掌派人 。
|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武侠门派之崆峒派
本文图片

自唐代至今 , 绵延千年的崆峒派仅有十一位掌派人 。 据说崆峒派掌派人必须精练崆峒派的八门功夫 , 学全118种套路 , 而这118套武功的风格完全不同 , 只有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 , 才能将这118套武功练全成为掌派人 。 所以1000多年来 , 崆峒派武学未断 , 但是掌派人却没有几个 。
目前 , 第十代掌派人燕飞霞已随鹤西去 , 前九代侠踪无从考究 , 即使是传说 , 也极少保留 , 后人能记住的也就是通过口碑传下来的名字 。 而燕飞霞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 武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 他16岁就在第一届全国武术比赛(1956年)中夺冠 , 17岁在缅甸举行的世界武术大赛中独得5项冠军 。 而第十一代掌派人则是燕飞霞的妻子 。
|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武侠门派之崆峒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