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 , 这些并非阳明先生所讲的“知行合一” 。 他说:“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 , 又说一个行者 , 只为世间有一种人 , 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 , 全不解思惟省察 , 也只是个冥行妄作 , 所以必说个知 , 方才行得是 。 ”要想行得是 , 先要把知搞清楚 。 这个知首先是良知 , 然后才是“知识”、技能等等 。 我们试从以下方面理解知行合一 。
知行合一要有良知正见
坚持正确的道理 , 无论待人接物都没有歪心邪念 , 哪怕自己会受到打击报复 , 也要坚持进谏 , 这是正见的支撑 。 何为对?何为错?正见是有评判的 , 问题是它能否充盈我们自己的内心?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 ”一个人有正气才能培养正见 , “天地有正气 , 杂然赋流形” , 王阳明也从心之主宰的角度 , 提出要养心、养气 , 让心体廓然大公 , 经常思维省察 , “破心中贼” 。
我们时刻秉持正见 , 就是“存天理、去人欲” , 就能弘扬正义 , 坚守正道 , 品行正直 。 人类文明发展 , 良知正见是世事万变不离其宗的正理 , 就像对待疫情 , 歪风邪气到处侵袭 , 有的人丑态百出 , 挑衅公理 , 恬不知耻 , 会得到公认吗?
疫情用严酷的现实印证着是非对错 , 正见无时无处不在昭示天下 , 人心也是雪亮的 , 只有光明能够驱走黑暗 , 愚昧、傲慢、偏见甚至冥行妄作 , 只会自作自受 。
知行合一要以诚善为本
如果说知行合一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 通晓其中方法之人将会非常厉害 , 那么在此之前 , 必须明白王阳明思想理念体系里最核心的、最至关重要的其实是“致良知” , 就是要竭尽全力去做有良知的事 。
这里两个关键 , 一是至诚 , 王阳明说:“惟天下之至诚 , 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 ”失去诚意 , 就会自欺欺人 , 例如有人一边大谈救助他人 , 却从未兑现过一分一毫 , 这是知行合一吗?
《大学》里说:“所谓诚其意者 , 毋自欺也 。 如恶恶臭 , 如好好色 , 此之谓自谦 。 ”可偏偏有人说一套做一套 , 言不由衷 , 其必将失信于天下 。 诚信、诚实、诚恳、诚挚是知行合一的方法路径 , 而立足于诚善 , 则把握了知行合一的根本 。
“言必行、行必果” , 不少人能够做到 , 但“勿以恶小而为之 , 勿以善小而不为”却是真正的问题 。 如同王阳明看到别人暴尸荒野 , 悲戚怜悯 , 为其埋葬祭奠一样 , 这是小善 , 亦是不易做到的大善 。
人人皆应有诚善之心 , 就像如实申报个人接触疫情的实情 , 有人坦坦荡荡 , 毫不隐讳 , 也有人刻意隐瞒 , 谎报情况 , 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子坦荡荡 , 小人长戚戚 。 ”
在王阳明看来 , 正是“为物欲牵蔽 , 不能循得良知” 。 致力于诚善 , 就是要为善去恶 , 知行合一行良知之道 , 就必然释放人生的智慧与光芒 。
知行合一要能活学活用
“知是行的主意 , 行是知的功夫 。 知是行之始 , 行是知之成 。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 知行功夫 , 本不可离 。 ”我们都知道王阳明先生关于知行合一的这些重要论述 , 字面意思都很好理解 , 可怎么能落到实处呢?
阳明先生在良知的基础上 , 进而说:“又有一种人 , 茫茫荡荡 , 悬空去思索 , 全不肯着实躬行 , 也只是个揣摸影响 , 所以必说一个行 , 方才知得真 。 ”现实生活中 , 这种人可不少啊 , 画个蓝图、做个设想 , 说话一套一套 , 就是不行动 。 有人抱一个想法却搁置多年 , 一味自得其乐 , 却不知时过境迁 , 想法早已过时 。
- 吴超|诗意?知行—魅力新亚运·艺术铸辉煌——全国重点推荐艺术名家·吴超
- |书画联盟丨中国画之写意花鸟: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 汉鲁米|【原创】波译汉鲁米诗:幸福合一
- |任知行‖宋词旖旎四月天
- 翡翠|翡翠饰品的灵魂是品质,能展现天人合一的美感,让人对它欲罢不能
- |龘藏春拍|匠心之作,天人合一
- |合一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
- |三节合一,你知道吗?听民俗专家“话”清明
- 王充|王充批判“天人合一”:不存在神意,人与万物区别,仅在拥有智慧
- 书家|人书合一 执笔作典——著名书法家彭云山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