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不假|小逄观星|贾不假:大山凝眸“谦”解码

贾不假|小逄观星|贾不假:大山凝眸“谦”解码
本文图片

读刚出版的《秦岭记》 , 记起多年前评论家李星评价贾平凹的某部小说时说的 , 只要静下心来 , 稍有语言和文学敏感的读者 , 只要开始读前几页 , 就会被贾平凹独特的叙事语言风采所吸引 。 我觉得 , 贾平凹一回到笔记小说 , 就像鱼到了河海 , 想往哪里游就往哪里游 。
【贾不假|小逄观星|贾不假:大山凝眸“谦”解码】有人说《秦岭记》写得很散 , 比散文还散 , 东扯葫芦西扯瓢 , 却叫小说 。 是小说吗?小说怎么可以这么散 , 况且也没有个主要角色 。 小说是啥呢?小说就是说话 , 小说就是说小 , 小说就是有趣 , 就是破愁解闷 。 有人说《秦岭记》写得荒诞不经 , 比《聊斋》还离奇 , 还古怪 , 世界上哪有这些奇奇怪怪的事儿 。 小说就得有奇异啊 。 评论家赵鹤翔先生说过一句 , “记住 , 小说姓虚名构 。 不虚构 , 那叫新闻作品 。 ”
看到贾平凹《秦岭记》题记 , 就一句话:“写好中国文字的每一个句子 。 ”我忽然明白了怎么写 。 写自己的吧 , 如同喝酒 , 只要粮食酿的 , 尽管喝!写自己的吧 , 怎么得劲儿怎么写 , 别有顾虑 。 有趣 , 有味 , 有人 。 真写 , 写真 , 就够了 。
《周易》有言:“物相杂 , 故曰文 。 ”又有人言:“和羹之美 , 在于合异 。 ”拉拉杂杂 , 就是世俗人生 。 贾平凹比好多作家多了那么一点点 , 也就是大俗 , 尘埃气 , 地气 , 也就是“不假” , 有时还俗到不可耐 , 但是大俗后面是大雅 。
贾平凹是研究《周易》的 , 你看他小说中有些章节的名字 , 如“少男”“少女” , 人物的名字如“阿离” , 总让我想起“艮”“兑”“离”卦 。 以实写虚 , 以虚写实;以阳写阴 , 又以阴写阳 。 读完 , 我感觉他在耐烦写“谦卦” , 一笔一画 , 山在地中 , 地山谦 。 人们眼中一座巍峨绵延的秦岭 , 其实地下还有一座秦岭 , 如果没有地下的秦岭 , 那么地上的秦岭 , 是站不住的 , 会被吹跑的 , 秦岭扎在地下的根很深 。 卑下之中 , 蕴其崇高也 。 谦尊而光 , 卑而不可逾 。 而贾平凹的看似碎片化的解读 , 其实也是应了谦卦的卦象 , 阴包阳 , 化刚为柔 , 化锐为柔 。
貌不惊人的贾平凹 , 常常成为大家的焦点 , 一会儿被风刮到天际 , 一会儿又被吹到深渊 , 但他“我自岿然不动” , 坚持走自己既定的文学之路 。 你只要不存偏见 , 仔细看 , 贾平凹写的都“不假” , 他没有脱离现实体验 , 他是“在荆棘丛中舞蹈” 。 他创造了一种叙述的新方式 , 改变讲述人居高临下的“高台”位置 , 如“给家人和亲朋好友说话 , 不需要任何技巧了 , 平平常常只是真” 。 诚如评论家李星说的 , 他有不装腔、不卖弄的叙述魅力 。 于极其浅近、日常、平易的言说中 , 让你感到芸芸众生生存与生命的律动;自然而又简洁 , 并不时有智慧的流露 , 充盈着禅意机锋和哲理光芒 。 不仅作者自己从中体验着“生活是美丽的 , 写作是快乐的 , 人世间有清正之气 , 就有大美存焉”的心境和乐趣 , 也让读者有日常生活、柴米油盐、吃喝拉撒、人情世态 , 美不尽言之感 。 这才是大造化 , “不假”的大境界 。
读《山本》时 , 我就说贾平凹在破译秦岭的密码 , 而且有了大收获 。 《山本》写得很沉重 , 是血雨腥风 , 百鬼狰狞 。 那本书颠覆了我好多既有观念 , 我像看到了一棵百年大树的年轮 , 贾平凹锐利的大锯 , 锯开了清晰的横截面 , 一圈一圈 , 我发现了藏在深处的“我”的本相 。 而《秦岭记》则云淡风轻 , 山路弯弯 , 有亭翼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