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国展楷书存在什么样的严重问题?( 二 )


三是 , 楷书是具有创作丰富品种样式的一种字体 。 从小楷、中楷、大楷到榜书;从册页、扇面、条屏、中堂、对联到手卷 , 几乎无不可为之 。
鉴此 ,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楷书有着非常宽泛的创作空间 。 继而讨论重技失艺问题就有了理论的基础和依据 。
楷书的创作如果专注于它的可识可读功能 , 必然会堕入重技失艺之泥沼 。 这种所谓的重技也只会是一种模式 , 尽求机械加工时的精工与中正 。 当然 , 我们绝不否认精工中正聊备审美一格 , 但真正的精工之美与俗写的刻板僵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 两者全然不是一回事 。
|当今国展楷书存在什么样的严重问题?
本文图片

提高楷书的艺术审美表现力 , 是否需要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把握:
第一 , 注重技巧的含量;
第二 , 注重技巧的质量;
第三 , 注重技巧的难度;
第四 , 注重技巧对审美表达的准确性;
第五 , 注重技巧个性化的清晰度 。
另外 , 我们也发现楷书研究观念上的问题所在 , 以楷养楷绝不是好的思路 , 绝不是推进楷书创作的出路 。 同宗同族之间的交融会出现退化 , 异种异邦的混血或许进化 , 这需要我们来实践 。 楷书的创作如何“笔墨当随时代” ,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 , 绝对回避不了的重大学术课题 。
3、楷书比例严重失衡与大字作品稀缺问题
楷书在整个来稿总数的比例是13.8% , 这本身在总体上已经失衡 。 同时 , 自身内部各种书体也比例失衡 , 小楷占半壁江山 , 这不是一种正常的格局 。 虽然我们很难做出恰当的比例概估和选择 , 但小楷所占比例过大是没道理的 , 必须要调整的 。 如果不人为地调整 , 那么 , 魏楷尤其是唐楷就会明显萎缩 , 因为 , 国展给楷书的“指标”毕竟是有限的 。
小楷最大的问题是展厅效果不佳 , 只宜近覩难可远观 。 往往一人赏之他人不及 , 这与当今的展厅时代格格不入 。 入作品集也是取其局部 , 作品的完整性大大被破坏 。 大篇幅的小楷作品更不协调 , 展厅效果更差 。
大字(指20公分直径的字)和榜书(指60公分的字)应该是楷书最能发挥的创作点 。 古人题勒 , 书写匾额招牌尽用楷字 , 已是程式和规则 。 当今大字作品稿件很少 , 入眼者更少 , 榜书尤其少 , 过眼者近无 。
究其原因 , 只能说大字书写的训练概属盲区 。 我们临帖一般字径10公分大小以下居多 , 临大字的机会和可能非常少 , 临榜书就更少(几人舍得四尺纸只临一字 , 且长期临写训练呢?) 。 凡作大字几乎都是鼓努为力式的书写 , 驾驭得了笔驾驭不了形 , 驾驭得了形控制不了墨 , 控制得了墨把握不了篇 。 往往顾此失彼 , 败笔失形 , 形乖意舛 , 不堪入目 。 真是:“大有大的难处” 。
|当今国展楷书存在什么样的严重问题?
本文图片

九届国展提出关注大字作品 , 但上乘之作无几 , 榜数为零 。 我们渴望并呼唤精品大字楷书的出现!
有人说:“九届评委写魏碑的多 , 入选获奖魏碑就多 , 这是评委的偏好所致 。 ”这种说法也未必尽然 , 往往恰恰是相反的局面 。 要知道 , 善魏楷的评委对魏楷是极具敏感度的 , 其尺度或许是更加严格的 。 就好像一位二胡专家听你拉二胡 , 如你果拉得子哇乱叫 , 他会马上叫停 , 如果拉得稍有差池 , 他会立刻察觉 , 如果拉的精彩 , 他一定大鼓其掌地 。
4、我们鼓励探求楷书的出路 , 但必须坚守楷书基本特征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