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石首走马岭遗址史前植物遗存鉴定与研究( 二 )


|湖北石首走马岭遗址史前植物遗存鉴定与研究
本文图片

此次浮选共发现2193粒/枚炭化植物遗存 , 出土的农作物遗存有水稻(Oryza sativa)和粟(Setaria italica) 。
发现的水稻遗存有两类 , 一类是炭化稻米 , 一类是稻谷基盘 。 稻谷基盘是稻米与稻秆连接的部位 , 一般会伴随水稻的脱粒或脱壳过程进入遗址 , 是重要的稻谷种植证据 。 本次遗址中一共出土了水稻遗存1292粒 , 其中稻米212粒 , 稻谷基盘1080粒 。 水稻遗存占出土农作物遗存(含基盘)的94.8% , 各时期出土概率约在55%~80% 。 炭化稻粒大致呈长椭圆形 , 外表起数棱 , 胚部被烧尽 , 具豁口(图一 , 1);水稻基盘质地坚硬 , 形状大致呈三角形 , 一端尖锐 , 另一端可见较明显的与稻谷连接的痕迹;表面特征一面较平整 , 中部存一与稻杆连接的圆形小孔 , 另一面略鼓(图一 , 2) 。 对形态较为完整的炭化稻粒进行测量(n=8) , 平均长度为4.57毫米 , 平均宽度为1.96毫米 , 长宽比的平均值为2.51 。
发现71粒粟 , 占出土农作物总数(含基盘)的5.2% , 各时期出土概率约在10%~20% 。 炭化粟粒基本呈圆球状 , 腹部较平 , 背部圆鼓 , 胚部因烧烤爆裂成深沟状(图一 , 3) 。 对形态较为完整的炭化粟进行测量(n=10) , 平均长度为1.30毫米 , 平均宽度为1.11毫米 , 长宽比的平均值为1.15 。
|湖北石首走马岭遗址史前植物遗存鉴定与研究
本文图片

菱角残块(图一 , 4)共计291枚 , 两件屈家岭文化的陶釜有集中出土菱角遗存的现象 , 这反映了走马岭先民存在使用陶釜烹煮菱角的行为 。 菱角与稻米一样具有非常丰富的淀粉 , 走马岭先民应该很重视菱角的采集与利用 。
其他非农作物遗存共计42 种(species) , 461粒 , 多为草本 , 种类特别丰富(表二) 。 出土数量较多的非农作物种子包括有稗(图一 , 5)、马唐属(图一 , 6)、狗尾草(图一 , 7)、胡枝子属(图一 , 12)、草木犀属(图一 , 13)、藜属(图二 , 4)、紫苏(图二 , 7)、葡萄属等 。 另外 , 有6枚果壳残块和72粒炭化种子因破损严重无法准确鉴定种属 。
|湖北石首走马岭遗址史前植物遗存鉴定与研究
本文图片

在非农作物中 , 藜属、紫苏和葡萄属可能是走马岭先民采集的植物资源 。 葡萄属植物果实甜美多汁 , 具有丰富的维生素 , 是主食之外的良好补充;藜属植物的幼苗可当作蔬菜食用 , 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野菜;紫苏常见于中国的菜肴之中 , 可作为食物调味品 , 其茎叶细嫩 , 易于采集 , 也是人们常食用的野菜之一 。 豆科植物中的胡枝子属、禾本科的马唐属、狗尾草等10余种非农作物 , 有可能具有饲用价值 。
走马岭遗址还出土了荞麦(疑似)和花椒籽粒 。 遗址中出土的疑似荞麦籽粒呈三棱状(图二 , 1) , 有的果皮其棱状突起略显羽翅形(图一 , 16 , 左) 。 荞麦籽粒平均宽度在1.20~3.00毫米之间 , 平均长度在2.50~3.30毫米之间 , 尺寸较其他蓼科偏大 , 但较其他遗址中发现的荞麦籽粒偏小 。 荞麦起源于中国 , 起源地之一可能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 , 有学者认为 , 东灰山遗址出土的荞麦籽粒(3610-3458 cal.aB.P.)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荞麦遗存 。 但是日本学者在考古遗址里发现了与东灰山测年结果比较接近的荞麦遗存(1500 BC) 。 由此看来 , 荞麦起源的时间应该更早 。 走马岭遗址出土的花椒种子呈球状 , 直径3~4毫米 , 种皮已剥落 , 露出内部黑色网状纹理(图二 , 11) 。 花椒也起源于中国 , 有学者通过对我国古代文献的梳理 , 认为栽培花椒最早出现于西晋末、东晋初的四川一带 , 但文献记载中古代先民对野生花椒的利用不晚于周代 , 主要见于《诗经》、《楚辞》及其他诸子著作 。 然而 , 目前的考古资料显示花椒遗存最早出土于商墓 , 楚墓中尤为常见 , 汉墓中也普遍发现 。 综上 , 走马岭遗址的荞麦(疑似)和花椒遗存如果年代准确的话 , 将对探讨荞麦和花椒在中国的起源与栽培历史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