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石首走马岭遗址史前植物遗存鉴定与研究( 三 )


笔者将9件农作物遗存样品送至美国Beta实验室进行AMS14C测年 , 其中有3件样本(2件粟样本 , 1件水稻样本)年代超出新石器时代范畴 , 应为晚期混入(编号Beta-549752、Beta-549755、Beta-549756) 。 其它6件样品的数据经INTCAL20曲线校正均落在新石器时代 , 除样本(编号Beta-549751)与遗迹单位所属屈家岭文化年代略有出入外 , 剩余5件样品年代与相应遗迹单位所属考古学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煤山文化)年代大体相符 , 为长江中游新石器晚期至末期的考古学文化年代研究提供了新的测年数据(表三) 。
三、两湖平原地区的粟及传播通道
走马岭遗址炭化植物鉴定结果表明 , 屈家岭、石家河和煤山文化时期 , 稻作农业生产在走马岭先民生活中一直居绝对优势地位 , 水稻的出土概率约保持在55%~80% 。 两湖平原屈家岭、城头山、汤家岗、孙家岗、城子山、蟹子地、叶家庙、三房湾和谭家岭等遗址也都经营的是传统的稻作农业生产 。 相关研究显示 , 不晚于距今5000年 , 中国南方地区已经完成了由采集业向稻作农业的转化 。 两湖平原优沃的环境给予了水稻良好的生长条件 , 水稻种植逐渐成为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的绝对主力 , 水稻也成为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 。
除水稻外 , 走马岭遗址的粟粒遗存也是十分重要的发现 。 此次浮选发现炭化粟粒的大概率年代为4411-4229 cal. aB.P(86.9%)(表三) , 说明粟进入长江中游南岸地区的时代不晚于距今4400~4200年 。 这也是目前长江中游南岸地区首例通过科学测定获得的史前炭化粟年代数据 。 笔者梳理两湖平原地区的史前遗址植物遗存后 , 发现北部的屈家岭、石家河、叶家庙遗址 , 西部的城头山、孙家岗遗址 , 东部的城子山遗址 , 南部的走马岭遗址均出土有史前粟粒遗存 。 这使得粟粒遗存在两湖平原传统稻作农业经济区域上大致形成了一个围绕平原边缘的环状分布带(图三) 。
|湖北石首走马岭遗址史前植物遗存鉴定与研究
本文图片

|湖北石首走马岭遗址史前植物遗存鉴定与研究
本文图片

一般来说 , 平原中心地带地势较低、水系复杂(主要为沼泽和洼地) , 不适宜人群居住 。 史前人类多集中居住于环绕平原边缘、从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地带 。 这些地带具有一定的丘陵地貌 , 存在排水条件较好的坡地或岗地 , 具备种植粟的地理条件 。 例如屈家岭遗址发现有带颖壳的炭化粟粒 , 说明屈家岭先民有可能种植粟 。 环平原地带的东南区域(图三中蓝色虚线范围内)虽然史前遗址粟粒遗存的发现相对缺乏 , 但不妨大胆预测 , 在未来的植物考古工作中也许可持乐观态度 。
有学者将早期粟南传的路线分为中部路线、西部路线和东南传播路线 , 粟从北方向长江流域中游地区 , 即两湖平原地区的传播应属于“中部路线” 。 笔者通过梳理该区域的考古发现 , 认为秦巴山道、汉水谷地、随枣走廊可能是中部路线的通道 。
秦巴山区的气候具有垂直特征 , 山坡气温偏低 , 排水良好 , 属于山地生业系统 , 即以粟类作物种植为主、稻作为辅 , 广泛利用山区果树资源的生存策略 , 适合粟这种耐寒耐旱的作物生长 。 秦巴山道可依靠山间谷地的聚落连接 , 以湖北省房县计家湾以及重庆忠县中坝遗址为例:计家湾遗址屈家岭文化时期粟粒遗存的出土概率为84.6% , 稻谷遗存的出土概率为46.2%;中坝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粟类作物的出土概率较高 , 而稻米仅在一份样品中被发现 。 这反映了粟在秦巴山区居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