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
我们读《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 , 马尔克斯面对不同的采访人员讲起自己的人生会给出不同的版本 , 我也在其他的马尔克斯传记当中读到过一个很不一样的马尔克斯 。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墨西哥作家恩里克·克劳泽写的马尔克斯 。 在他的笔下 , 马尔克斯是一个言语和行动很不一致的人 , 他可以在演讲、小说中控诉社会的不公 , 为拉丁美洲的公平正义呐喊 。 但根据克劳泽的描述 , 在实际生活中他是一个仰慕权力、追求奢华生活的人 , 用西语里面一个用来描述某种知识分子的短语来讲 , 叫做“鱼子酱左派” 。 这样的人一面鼓吹公义 , 一面享受高级生活 , 同时把自己伪装得很好 。 但是这只是马尔克斯生活的一面 。 每一个作家的生活应该说都是多面的 , 就看是从哪一方面表现这个作家 。
钦文:“守望者·传记”系列有自己的定位 , 一般是中等篇幅的传记作品 。 关于作家 , 尤其是大作家的传记作品可能有很多 , 我想出版者、学者、广大读者都有自己的选择标准 。 在这里我想听听两位老师的意见:哪种类型的传记对学术研究来讲更为重要?哪一种传记普通读者会更感兴趣?
但汉松:我觉得普通读者通常会选畅销书排行榜上的传记 , 因为比较有话题性 , 这类传记往往声称会给传主做一次大揭秘 , 让我们看到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 这样的传记作家不一定是专门去研究这些作家的 , 很多时候只是出于选题的投机性 。 一些大作家的文学遗产执行人往往非常痛恨这样的传记作家 , 他们觉得这会对文学家的形象产生很大的影响 。 还有另外一类传记 , 就是获得作家本人或后人授权的传记 , 好处是原始资料特别丰富 。 但是出于公关的考虑 , 也可能会删除过滤一些敏感内容 , 从而维护作家的形象 。 这样的传记往往非常厚 , 七八百页 , 事无巨细什么都有 , 但很难找到作家的秘密 。
我建议专业读者还是以资料性为主 , 因为它里面有很多书信、访谈 , 或者对家族史、朋友圈的考证 , 这是非常重要的 , 是一手的研究素材 。 但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 , 南大社的这种传记系列就比较合理:不一定是最权威的、最厚的 , 但是可读性强 , 较好地平衡了故事性和资料性 。
本文图片
《雷蒙德·卡佛访谈录》
张伟劼:我自己更感兴趣的一种传记是自传 , 作家自己写自己的经历 。 但自传又分两种 , 一种是作家告诉你:我写的这本书就是我的自传;还有一种自传是作家的虚构作品 , 在当中可以很明显看到作家自己的经历 , 我认为这算是西语文学的一种传统 , 比如《堂吉诃德》里就能读到塞万提斯的冒险经历 。 西语作家很喜欢写关于作家的故事 。 《雷蒙德·卡佛访谈录》里面 , 卡佛说他不愿意去写、不倾向于去写作家的故事 , 他不想让作家成为他的虚构人物 。 而西语文学可能恰恰相反 , 有很多作品的人物就是作家本身 。 我个人还是更喜欢读作家自己写的传记 , 不管是作家写自己 , 还是作家半写自己半编故事 , 都非常精彩 。
钦文:有些作家不喜欢写自传 。 无论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 或者是出于其他考虑 , 他可能会接受访谈这样的形式 。 在我们“守望者·访谈”系列当中 , 有不少作家的访谈录 , 有些是作家与固定谈话对象的系列访谈 , 有些是与不同人的对话 , 然后结集成书 。 我想请两位谈一谈:你们怎么看待访谈录这样一种文体 , 以及它在多大意义上有传记性或非传记性?
- |作家阿来对谈成都七中学子:创造充满自然情志的文学世界
- 河东|80%的年轻人口袋捂得太紧,看似没花钱,其实注定孤独或贫穷
- 翡翠|每个人的见解不同,翡翠行业并不是有价无市,未来会更旺盛
- 基尼系数|为什么越上班感觉越穷?打破认知!深度拆解贫穷的真相和本质
- |“铁饭碗”成“金饭碗”?国家出手上调工资,并不是空穴来风
- |新书推荐|《贫穷的质感》
- 地下城与勇士|DNF: 圣职者什么职业可玩性最强?奶爸并不是第一,他才是实至名归
- 翡翠|长期佩戴翡翠,会使翡翠更加光亮,但并不是所有翡翠都可以
- |职场威信并不是天生的,如何培养?
- 翡翠|西方人对于翡翠,并不是特别的热衷,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