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彦颐:我很幸运 , 在北京、天津、广州和台北都有好心人帮忙 , 得以先后数次在博物院和私人藏家观看带顾二娘款砚的名砚和同时代名家作品 , 真是大开眼界 。 我慢慢地领略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砚人在取材和琢工上的异同 。 国外博物馆的藏砚极为有限 , 这学习过程在国外实在是无法进行的 。 若要选一方令人最惊讶的砚品 , 很遗憾不是带顾二娘款的 , 而是天津博物馆珍藏的“曹学佺铭凌云竹节端砚” 。 上好端石的细腻温润、叫人充分体会为什么玩砚者会情不自禁地“摩挲不去手” 。 雕砚家艺高人胆大 , 砚左上角用深浮雕琢出一只两足悬空的蟠螭 , 正一口一口地在竹节边蛀食出一个大洞 。 一块黑石头 , 竟然刻画出如看动画片的情节感 , 驱使人把砚石上下左右来回翻转 , 把玩良久 。 突然心血来潮 , 意识到把呆板瘦硬的石头 , 靠雕刀注入生命力 , 洋溢活灵活现的立体感 , 不正是顾二娘的艺术追求吗?她不是说过“砚係一石琢成 , 必圆活肥润 , 方见鐫琢之妙 , 若呆板瘦硬 , 乃石之本来面目 , 琢磨何为”吗?这立体动感 , 不正是顾二娘有份带动的清初砚坛的独创风格之一吗?就这样 , 书中一个主要论点 , 就是在摩挲赏玩这竹节砚时领悟到的 。
本文图片
曹学佺铭凌云竹节端砚
您曾到广东肇庆去探寻全国驰名的端砚坑及制作刻砚的手工艺人 , 从采石加工啄制再到销售环节 , 您认为当代制砚与清初砚业有什么异同之处?
高彦颐:我先后只身前往肇庆考察二次 , 收获良多 。 在巴士站旁求人用摩托送我到小码头 , 坐街渡过西江对岸 , 走到久已封洞的老坑口 , 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 再爬山上坑仔洞口 , 有一段路很陡 , 脚下尽是尖滑的废石块 , 充分体会到清初和当代制砚 , 都离不开最底层的采石匠 , 和挑扁担上下山的搬运男、女工 。 没有他们的冒险辛劳 , 便不可能出现我们珍赏的名砚 。 至于当代砚业最大的不同处 , 可能是今天除了书画家以外 , 一般人不会磨墨写字 , 所以端砚的上好石材 , 都制成赏玩砚 , 砚堂开得很小 , 甚至没有开堂 , 而且有的砚石块头很大 , 是名副其实的研山 , 深浅浮雕 , 玲珑剔透 , 令人瞠目 。 题材大多应景时事 , 或寓意吉祥 , 好吸引官场商界贵人 , 买来陈设大厅 , 或作大礼送另外一些贵人 。
书中讨论的北宋米芾、清人何传瑶 , 都曾亲自到肇庆(古称端州)考察 , 并将端坑及品砚知识诉诸纸上文字 , 您认为自己在写作及知识生产方面与这些士人有什么差异?
高彦颐:哈哈 , 这问题入肉三分 。 我出身香港 , 广东话是第一母语 , 从广州坐公交车到肇庆时 , 想到这是生平头一趟调研派上用场 , 还大大庆幸了一番 。 话说回来 , 当然我明白自己是外人 , 不可能掌握本地专家累积数十年的知识学养 , 只想虚心学习 , 能找到敲门砖便心满意足了 。 米芾是名副其实的外省人 , 何传瑶在高要土生土长 , 虽然同是士人 , 写作动机和身份认同大不一样 , 所生产知识的权威性也有明显差异 。
无论如何 , 正因为端砚行业在现代社会所经历的量变和质变 , 从实用性的文具变成奢侈的消费品或鉴赏品 , 造就了少数端砚艺人和专家的文化资源 , 比起学者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 更遑论经济上的优势了 。 在百忙中接待我的黎鏗老师 , 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 不厌其烦指点我的刘演良老师 , 是端砚权威学者、文人书画家、和砚艺家 。 二位大师都允文允武 , 完美地结合精绝手艺和高深学问 。 当年米芾和何传瑶 , 作为文人 , 或多或少都轻看本地砚石匠 。 时移势易 , 在黎、刘二位大师和他们的高徒的展演面前 , 我是艳羨还来不及呢 。
- 人民文学出版社|直播预告|谈谈青春 谈谈奋斗——《老五》新书分享会
- 国企|安德烈·伊戈达拉谈自己的职业生涯:“今年我真的过得很好,但身体就是撑不住……”
- 书法|美日首脑会谈墙上挂的这幅书法,是天大的讽刺!
- 才不要和老板谈恋爱|《才不要和老板谈恋爱》开播遭差评一片,观众差评理由出奇一致
- 地下城与勇士|DNF:韩服夏季座谈会内容曝光!8月2职业削弱,9月再推出12人团本
- |职场中表达的艺术,如何做到谈吐不凡?口才是需要锻炼的
- |渔乐杂谈:夏季钓鱼方法与技巧简述
- 汉字|汉字趣谈:益(503)
- |王犁读《黄宾虹谈绘画》:博学多闻的大家气象|深港书评·宝岛书情
- 中暑|渔乐杂谈:夏季野钓如何预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