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彦颐|高彦颐谈清初社会的砚台与文匠( 三 )


您使用了“文匠”(craft of wen)这一概念来分析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之间的模糊身份 , 这个关键词是如何构想出来的?能否具体解释一下“工匠型学者”与“学者型工匠”之间的差异?
高彦颐:也许需要说明的是 , “文匠”所指涉的 , 主要是个别的人 , 身兼文人和匠人的专业技能 , 因而得以游移于这两种社会身份之间 。 英文原书用的“craft of wen”(文匠)一词 , 涵义更为广泛 , 我造了这个不太容易上口的生词 , 目的是鼓励读者们放慢脚步 , 去思考一个其实颇为明显但往往被读书人忽略的道理 , 就是读书写字、调研分析、立论著述 , 都不是形而上的抽象行为 , 而是要靠身体力行、心手眼并用的工艺 。 做学问是一门手艺 , 也和其他如雕砚制瓷等工艺一样 , 要先把握学好行规 , 再要不断磨练 , 假以时日 , 才能渐渐学有所成 。 无论在清初也好 , 现代社会也好 , 都是一样的道理 。
不过在以儒家为主导的明清社会 , 读书人占有绝佳的文化优势 , 社会风气倾于重道轻器 , 一般手艺人很难和士人平起平坐 。 我写《砚史》一书时发现清初一个有趣的现象 , 就是有少数士人 , 开始有意识地提倡手工技艺 , 甚至身体力行 , 亲自拿起“铁笔”精研砚艺 , 认为是研究金石学的入门良策 。 我称他们为“工匠型学者” , 强调他们大多进士及第 , 学者身份毋庸置疑 , 但他们钻研学问的目的和手段 , 都与工匠相类 , 不单尊重文献文本 , 也尊重不靠文字、以身手眼代代相传的手艺 。 至于“学者型工匠” , 则指一些靠治砚、治印或卖书画为生的专业艺人 , 虽然没有考取功名 , 但文化水平很高 , 有的还有诗稿传世 。 他们与“工匠型学者”同时出现 , 表示清初社会“士”与“匠”的身份界限已然开始模糊 , 但无可置疑差别还是存在的 。 有没有考得举人以上的功名 , 和家庭生计的主要来源 , 都是时人判断你是学者还是工匠的主要考量 。
书中探讨苏州专诸巷顾二娘的砚业及其仿品 , 重点使用了“超品牌”(super-brand) , 这个新概念与今日商业社会常见的“品牌”有什么异同?
高彦颐:今日如果有人要成立一个 “品牌” , 不但先要集资 , 更须要设计一个鲜明的标识 , 树立有个性的形象 , 名下的商品都应有显而易见的特色 , 无论消费者走到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商场 , 一眼便能辨认选购 , 起码理论上是如此 。 在清初江南和福建 ,琢有“吴门顾二娘制”标识的砚台 , 在书画界和收藏界都有粉丝 , 俨然是“名牌” , 但是这品牌的操作系统 , 和今天的名牌有很大不同 。 它并没有熟眼、人所共知的标识 , 同是“吴门顾二娘制”六字款 , 字体、字形、和大小 , 都没有雷同的两方 。 砚台的设计、风格、题材 , 也丝毫没有统一的中心理念 。 我于是挪用了刘禾“超符号”(super sign)这概念 , 来形容顾二娘这品牌的多元性和非同质性 。 无论是真品也好、赝品也好 , 一旦琢上“顾二娘制”这标签 , 便被时人争相吹棒 。 从负面上看 , 这固然不是健康的收藏风尚 。 但无可否认的是 , 全国上下追求新奇 , 带动了砚坛的发展 , 一直到清末还出现崭新的、与前代风格徊异的顾二娘款砚 , 展示了二百年来各地众多无名砚人旺盛的创造力 。 今天的时尚品牌 , 不知道有哪几个会有本事独领风骚两个世纪呢?
中国社会一向不缺能工巧匠 , 但是传统手工艺人缺乏将“技/术”提炼成为“理”的认知;欧洲则能凭借手工工艺的积累 , 为孕育科技及工业革命提供了土壤 。 欧美学界兴起从工匠或手工艺人的身体经验去探讨认知论及社会史 , 形成一个跨领域的新课题 , 本书是否受到这些成果的影响 , 能否举例说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