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从甄士隐到贾宝玉,说说古代读书人的缺陷

东晋末年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 有一首《归园田居》 , 写的是他隐居山林后的生活 , 其中有这样几句:种豆南山下 , 草盛豆苗稀 。 晨兴理荒秽 , 带月荷锄归 。
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很有意境 , 很惬意很舒适?可如果你出自农村 , 做过农活 , 再来读陶潜这首诗 , 就不由得会笑出声来 。
为什么?因为陶渊明根本就不会种地啊 , 他种的豆子还没有草多 , 以至于一大早就下地除草 , 到了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 , 这是长了多少草啊?
其实不独陶渊明 , 古代不少文人都是不事稼穑的 , 除了读书之外 , 对于生活俗务 , 多半都是手不能提肩肩不能扛的 , 甚至五谷不分 , 不通人情世故 , 整个一典型的文弱书生 。
红楼梦里一开场的人物甄士隐 , 原文就明确提到他“士隐乃读书人 , 不惯生理稼穑等事 , 勉强支持了一二年 , 越觉穷了下去 。 ”
甄士隐是隐居的乡宦 , 有名望有田产不差钱 , 是神仙一流人品 , 他平时的生活全部 , 不是种地除草 , 而是酌酒吟诗 , 观花修竹 。
每天就读读书 , 喝喝酒 , 赏赏花 , 修修竹……这听起来很高雅 , 很有品味 , 大约天底下的许多读书人 , 也都来得 。 如果不是后来的意外 , 他的一生会过得非常舒服 。
贾宝玉|从甄士隐到贾宝玉,说说古代读书人的缺陷
本文图片

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 谁又能保得准一辈子富贵荣华呢?随着女儿英莲的丢失 , 甄士隐的人生被彻底改变 , 一夜之间 , 他失去了所有 。
房子被烧成一片瓦砾 , 田庄水旱不收 , 鼠盗蜂起 , 于是他将田庄都变卖了 , 带着钱去投奔岳父去了 。
如果甄士隐不是读书人 , 只是个有钱的富商 , 想来也不至于落魄到那般地步 , 因为商人最精于世务 , 也最会盘算 , 他一定会想办法东山再起 , 而不是急急的把田庄卖净 , 拿着银子去岳父家 。
无论古今 ,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 田庄是我们最后的退路 , 守着几亩薄田 , 再怎么着也不至于饿死人 , 还有重新翻盘的可能 , 秦可卿托梦王熙凤时 , 就曾交代 , “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
秦可卿的用意 , 说的也很明白 , “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 。 便败落下来 , 子孙回家读书务农 , 也有个退步 。 ”
甄士隐千不该 , 万不该 , 一时被女儿丢失、房屋烧毁的打击所击倒 , 没了主意的他 , 只得把自己的田庄全部都变卖了 , 也相当于是绝了自己的后路 。
这是典型的读书人思维 , 因为他不惯生理稼穑等事 , 自认为留着那田庄荒废着也无济于事 , 况且还水旱不收 , 还不如买几两银子傍身放心 。
可他没想过 , 无论盛世末世 , 只要你活着 , 这田庄永远属于你 , 是固定资产 , 而银子你花了就没了 。 想再赚回来 , 你一个读书人又靠什么呢?
贾宝玉|从甄士隐到贾宝玉,说说古代读书人的缺陷
本文图片

所以 , 当他折卖田庄得来的银子 , 被岳父半哄半赚差不多骗完后 , 甄士隐勉强支持一二年 , 很快就穷了下去 , 贫病交功之下 , 便渐渐露出下世的光景来 , 最终随疯道人出家 。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 , 如果英莲丢失后 , 甄士隐带着妻子封氏在自己的田庄安身 , 他会那么快出家吗?学着陶渊明去种地 , 即便草盛豆苗稀 , 至少不靠任何人 , 还能养活自己 , 说不定能再次翻身也未可知呢 。
再说贾宝玉这个金凤凰 , 更是个“潦倒不通世务 , 愚顽怕读文章”的典型 。 原文有好几处 , 提到宝玉对于世务俗务的一窍不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