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确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 。就其散文创作而言,那“万斛泉源”溢为政论和史论,涛翻浪涌,汪洋浩瀚;溢为游记、书札、序跋等杂文,回旋激荡,烟波生色 。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 。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 。
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
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 。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 。
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 。干什么呢?寻“乐” 。
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 。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现出来的 。
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 。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接着便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 。
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 。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 。
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 。“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他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 。
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 。
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 。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
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 。
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 。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 。
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 。(选自《阅读和欣赏》,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有删节) 五、字唯期少意唯期多——读苏轼的一篇散文(吴功正) 该文所以能写得字约义丰,关键在于作者抓住了特点,然后运用经过认真提炼的语言文字加以表达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笔就扣住了“夜游”的“夜”字,径入题旨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
作者正欲入睡,忽见月色清凉,窥入窗户 。这样,便把前面提到的“夜”具体化了 。
- 游泳的日记开头怎么写
- 作画的创作手记怎么写
- 小孩入户记明怎么写
- 小学生父母日记怎么写
- 童年趣语怎么写
- 走访贫困户记录怎么写
- 游记怎么写和范文
- 观察西瓜日记怎么写
- 二年级六一日记怎么写
- 关于新成龙历险记之梦境守护者第二季的简介 新成龙历险记之梦境守护者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