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的砚怎么写( 二 )


让皇帝把砚台赐给他,皇帝答应他,米芾舞蹈以谢,又恐皇上后悔,便急着把砚台抱回,连衣服都染黑了 。徽宗叹气说:“颠名不虚得也 。”
明末吕留良有嗜砚之癖,自言“予幼嗜砚石,所蓄不下二三十枚 。”,黄宗羲曾赠给他一方八角砚,这砚台是梅朗中从传教士手中得到的龙尾砚 。
康熙时林佶、余甸皆嗜砚,余甸题有〈中洞活眼砚铭〉:“莫精于中洞,粹然者其出水之芙蓉,莫良于眸子,然者晓星之当空 。” 。
明清时士子曾以燕子石制砚,所谓的燕子石其实是寒武纪时期的三叶虫化石,风韵别致,且易于发墨,深为书家所珍爱 。王渔洋《池北偶谈》载:“邹平张尚书崇祯间游泰山,宿大汶口,偶行至汶水滨,水中得石,作多蝠(福)砚 。”
张延登死后,其砚落入浙抚张勄手中 。孔尚任对多蝠砚咏赞不绝:“张家两中丞,得失如轮转;一砚供二贤,前后荷殊眷” 。
台湾浊水溪所产之“螺溪石”,经琢磨而成的砚,称“螺溪砚”,由于色泽雅美,发墨佳良,而且严冬不冻,贮水不干,亦为稀世之宝 。编辑本段 历史 砚 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始以粗见雏形 。
刚开始时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 。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遂渐成形,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仍以石质为最佳 。
可以作砚的石头极多,我国地大物博,到处是名山大川,自然有多种石头 。产石之处,必然有石工,所以产砚的地方遍布全国各地 。
七十年代末,在陕西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套绘画工具,其中有石砚、研棒及砚盖,距今约7000年左右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战国墨砚,是用鹅卵石打磨制成 。
不过,那时的墨为天然矿石,因而砚还需用研棒辅助,才能将墨磨至细 。砚这种附带磨杵或研石的形制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发生改变,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于现在的砚呢?目前所知,要直到两汉时期 。
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需再借助磨杵或研石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 。如此看来,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才逐渐消隐,尽管今天已不为所用,但其为传播文化立下的功绩仍不可没 。
我国传统有四大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 。著名的有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的歙砚、山东鲁砚、江西龙尾砚、山西澄泥砚 。
端砚产于广东端州(肇庆市)东郊端溪,唐代就极出名,李贺有诗日:“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赞石工攀登高处凿取紫色岩石来制砚 。端砚有“群砚之首“的称誉,石质细腻、坚实、幼嫩、滋润,扪之若婴儿之肤, 。
温润如玉,磨之无声,发墨光润 。石上且有鸲鹆眼等自然纹理,歙砚产于徽州,徽州是府治,歙县是县治,同在一地 。
所以歙砚与徽墨乃是“文房四宝”中同产一地的姐妹 。歙砚的特点,据《洞天清禄集》说:“细润如玉,发墨如饥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 。
或有隐隐白纹成山水、星斗、云月异象 。”端砚资源缺乏,名贵 。
3.砚台的介绍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 。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 。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 。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 。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 。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 。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 。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 。其中采用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肃临洮的洮河石制作的砚台,被分别称作端砚、歙砚、洮河砚 。史书将端、歙、临洮砚称作三大名砚 。清末,又将山西的澄泥砚与端、歙、临洮,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 。也有人主张,以天然砚石雕制的鲁砚中的徐公石砚代替澄泥砚,合称四大名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