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的砚怎么写( 六 )


或讶其太坚,少以松节油或漆油同取媒,尤佳 。”(《云麓漫钞》卷第十) 。
明《天工开物》记载的烧油取烟法:将桐油、清油或猪油放入油灯中点燃,油灯上方有铁盖收集油烟 。每一位熟练的工人可以掌管200盏油灯,动作要敏捷,否则油烟过老 。
然后用鹅毛刷轻轻将铁盖表明层的油烟刷入纸片上,这是上等油烟,造出的墨精美有光泽 。铁盖里层油烟,必须用力刮下的是次等油烟 。
每斤油可刮取约一两上等油烟 。烧松木取烟法 在地上搭长十几丈(1丈=3.3米)长的竹棚,用纸和草席密封,竹棚和地面联接处,用泥土密封 。
竹棚上每隔一段开一个烟孔,竹棚内用砖铺通烟道 。斩取松木必须将松树干底部钻洞,点火烤树干,让松香流净,即便残留一点松香,烧出的松烟,质量不好 。
将松木斩块堆入竹棚,从竹棚前端点火,连烧几天,松烟从竹棚前端向竹棚后端弥漫,待冷却后便可以入竹棚刮取松烟 。从竹棚后段刮取的松烟叫清烟质量最好,供优质墨料,中段刮取的是二等松烟,叫“混烟”,用做普通墨;前段刮取的松烟叫“烟子”,供印刷用 。
墨烟处理 明代文献中通用的有两个方法: 筛选法:用细绢筛将油烟或松烟筛选出细净均匀的墨烟 。沉淀法:油烟或松烟放入水池中,久浸沉淀,上层细而匀是精料 。
配料 制墨的配料各家不同,常常秘而不宣 。通常包括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 如丁香、紫草、秦皮、苏木、白檀、苏合香、珍珠等 。
各种配料有一千种以上 。捣练 将烟料和配料和成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或用铁锤锤击烟料团一万次成为墨团 。
墨锭 将墨团分成小块放入铜模或木头模中,压成墨锭 。墨锭形状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半月形、圆柱形、鸟兽型等;图案有弥勒佛、十二生肖、松、凤、鹤、鱼、鸟、花等 。
制墨名家 安徽屯溪老街胡开文 三国魏韦诞:“仲将之墨,一点如漆” 南北朝张永 南唐安徽徽州李廷圭 李廷圭本姓奚,因为南唐后主制墨,赐李姓 。李廷圭墨以松烟、珍珠、龙脑、白檀、鱼胶为原料,制成的墨坚如玉,宫中用来画眉毛 。
到明代李廷圭墨贵如珍宝 。宋张遇、潘谷 元张万初 明程君房、叶玄卿、方于鲁 清曹素功、胡开文 。
曹素功墨造型美观,曾制一套“经常应世墨”36锭,每锭刻印黄山一峰,表现安徽黄山36峰全景 。砚台 [编辑本段]文房四宝之一 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
砚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笔 。因为磨墨,所以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因为盛墨汁,所以有一个凹陷 。
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 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 。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 。
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松花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 。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 。
如果要探究起中国砚台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打造工具的研磨器了,作为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的珍爱,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刻砚、赏砚、藏砚,作为一种时尚的风气,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