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一篇谈关于清高的作文《谈清高》
中国的文化人向来崇尚清高,“清高”二字又含义极广,而最基本的意思就是淡泊名利,看不起钱 。0
唐代诗仙李白可以说是最看不起钱的了,钱嘛,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中豪气冲天 。0
仔细想想这位大诗人之所以能够清高,是因为他当时很有钱,他高兴起来可以“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也就等于揣着十万美金去夏威夷度假或者到爱菲尔铁塔参观 。由此看来,这些清高的人还真需要点经济实力作为坚实的后盾,如果他们穷得连饭都吃不起,再谈清高恐怕就困难了 。0
中国的文化人崇尚清高或者自命清高,往往也是迫不得已,因为他们大多生活清苦,于是穷物质不能穷精神,便以清高来自我安慰,可以说是一种信仰吧 。0
我曾读过一篇小说,名字已忘了 。主要讲一个清高的人,他说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其实并不想要清高,他也想要轿车、别墅,想要高消费的生活,可是他没有钱 。不过他吃不到葡萄并没有说葡萄是酸的,他还是想得到一串甜蜜诱人的葡萄,他在守望中等待着 。0
中国古代有句话说“贫贱不能移”,清高者的追求也是穷而不移其志的,可是他们一旦碰到那种不移其志,又可获取名利的机会时,也是抓住不放的,我很少见到哪位文化人,对名利毫不感兴趣的 。古代有许多隐士,隐居深山,似乎是在躲避名利,我认为这只是一种变相的手段,因隐居而成名,因成名而出仕,诸葛亮算是隐士中的佼佼者,可他却随时准备出山,否则他干嘛花费那么多精力来通晓天下之事啊!0
我认为这些所谓的清高都是虚伪造作的,都只不过是一种巧妙获取名利的手段而已,现在想想,写《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孟浩然简直太可爱了,想做官,便写上一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不像一些人玩退隐把戏,故弄玄虚 。0
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清高,有人是手段,有人是追求,是自我对名利的一种束缚,我认为真正的清高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以精神追求为主,物质追求为次,不汲汲于名利场上纸醉金迷的一种生活态度 。
2.关于清高的作文一、授学有方的陶渊明 陶渊明退归田园隐居后,有不少读书少年向他求教 。一天,他家里来了位少年,这位少年行礼之后,非常诚恳地说:“小辈非常敬仰先生的知识,有心向先生讨教读书妙法,望先生指教 。” 陶渊明一听这话便皱起了眉头,他想责备少年幼稚可笑,在做学问时竟想找捷径 。转念一想:少年是虚心讨教的,对晚辈应当循循善诱嘛!于是他严肃地说:“年轻人,常言说‘书山有路勤为径’,你可理解其中含义?” 少年听了似懂非懂,不很明白 。陶渊明拉着他走到一块稻田边 。指着一棵尺把高的禾苗说:“你聚精会神地瞧一瞧,看禾苗是不是在长高?”少年目不转睛地看了半天,眼睛都酸了,那禾苗却仍然和原来一样不见长高 。他失望地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呀!” 陶渊明又把少年带到溪边的大磨石前问:“你看看那块石头,那磨损的马鞍一样的凹面,它是在哪一天被磨成这样的呢?”少年想一想,说:“不曾见过 。” 陶渊明耐心地启发诱导说:“要你看禾苗,是想让你知道,虽然眼睛观察不到,但禾苗的确是每时每刻都在生长的 。如同我们做学问,知识的增长也来自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自己也没有觉察到 。但是只要持之以恒,就可以见成效 。所以人们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 少年点点头,说:“我明白了,这磨损的刀石是年复一年地磨损才成马鞍形的,不是一天之功 。先生,我说的是不是?” 陶渊明赞许地点点头,接着说:“从这磨石,我们可以悟出另一个道理,‘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学习一旦中断,所学的知识会不知不觉中忘掉 。” 少年一下子豁然开朗,叩首拜谢道:“多谢先生,小辈明白了‘勤学则进,辍学则退’的道理,从此再不妄想学习妙法了 。” 陶渊明高兴地对少年说:“我给你题个字吧 。”他挥起大笔写道: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少年恭恭敬敬地接过字幅,一直把它当作对自己勤学苦练的告诫 。二、仙风道骨的林逋 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是宋代著名的隐士 。他从小失去父母,家境贫寒,有时连饭都吃不上 。但他发愤读书,好学上进 。林逋性情恬淡好古,不趋荣利 。初游历于江淮之间,而后归居杭州,在西湖孤山结庐隐居,二十多年没有进城 。真宗皇帝闻其名,赐他粟帛,诏命地方官须“岁时劳问” 。林逋闲居无事时,尝在茅草屋旁自筑墓穴 。临终之前,曾遗诗后人,其中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不封禅书”之句 。自喜一生不为天命君权所苦,隐居生活飘逸自乐 。林逋讨厌世人阿谀奉承、追逐名利的陋习 。他能书善文,尤长于诗赋,其词澄浃峭特,跌宕回环,常不待思索,挥毫而就 。但他每次写完,略一吟咏,即随手撕掉 。有人问他:“何不抄录下来,留给后人呢?”林逋说道:“我在山林壑谷中隐居,现在尚且不想以诗出名,哪还希图名扬后世呢?” 林逋脾气很怪,既不娶妻,更不要子,但却酷爱梅花、仙鹤 。他常常四处寻访,每遇佳奇品种,便用重金购来,置于住所四周 。闲暇之际,一人赏梅玩鹤 。相传林逋在孤山隐居时,绕屋种梅三百株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他的咏梅名句 。他有只仙鹤,取名“鸣皋” 。每逢客人来访,林逋不在,童子便开笼放“鸣皋”翔云报信 。诗人见鹤,即回家会客 。因此,人们说他“梅妻鹤子”(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看来这并非夸大 。后来,他的这个名声传播出去,成为传世趣闻 。他死后,真宗皇帝还赐号“和靖先生” 。
- 小学生拼音标点怎么写
- Itisherbook复数怎么写
- 关联交易情况怎么写
- 超市营业绩目标怎么写
- 在学校的后面的英语怎么写
- 岐的韩语怎么写
- 啄木鸟的英语怎么写
- 征婚离异简历怎么写
- 骗我粤语怎么写
- 香蕉怎么催熟 从树上摘下来的香蕉怎么催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