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执行主任陶然告诉采访人员一组数据:仅北京就有20%—32%的青少年有焦虑情绪 , 而华北五省从事儿童精神卫生的专业人员不超过100个 。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心理咨询或辅导中心 , 但大部分缺乏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 , 心理辅导形式单一 , 内容僵化 , 针对性不强 。
专业机构的缺失让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家是减压的最好地方如果家长们能在孩子深陷心理危机的时候 , 扶他们一把 , 。
4.家长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一是经常到学校和老师、同学们交流 。和老师交流 , 既能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习表现和思想素质 , 又能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及时施教 , 能有效制止孩子不良行为的发展 。和同学们交流 , 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都交了哪些朋友 , 可以知道孩子在处理和同学交往中 , 存在哪些问题 , 并给予及时指导 。这对培养孩子将来的社会交往能力会有很大好处 。此外 , 经常到学校 , 还可以有效阻止孩子的说谎 。如果家长长期不到学校 , 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仅靠孩子回家后的“汇报” , 是很难得到真正的答案的 。因为不少孩子在学校做了错事或表现不好 , 如实说了 , 肯定会受到家长的批评和责骂 , 有的甚至要挨打 , 他们当然就会想办法说谎骗大人 。长此下去 , 就会养成孩子很多不良习惯 。
二是从言行中观察了解孩子 。每个人的言行常常都会表现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 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学在当代越来越受到重视 。孩子小 , 其心理表现就更加容易流露在他们的言行之中 。我们只要经常认真观察孩子的言行举动 , 留意其中的细微变化 , 就可以揣摩出他们的心理变化 , 分析出孩子的一些为家长所不理解的行为根源 。尤其孩子的言行反常时 , 家长就更要对孩子密切注意 , 细心观察 , 一旦发现孩子存在不良行为 , 就要及时耐心开导教育 , 校正孩子健康成才的轨迹 。
三是从孩子的作文和日记中了解孩子 。不少时候 , 孩子的一些话、一些想法并不愿意坦坦率率与家长交流 , 甚至也不愿意和相好的同学们交流 , 而这些想法他又想有个载体流露 , 于是作文和日记便成了他们心灵窗口的一个栖息地 。当然 , 看孩子的作文和日记 , 尤其是孩子的日记 , 一定要征求孩子的同意 , 因为日记毕竟是孩子并不多的一点隐私 , 暴露出来是需要有勇气的 。孩子如果不是和家长特别交心 , 他们也不会轻易让家长看到自己隐私的 。这一点家长一定要理解 。
四是与孩子“零距离”接触 , 要和孩子多交朋友 。这一点很重要 。只有与孩子密切接触 , 消除距离感 , 成为“没有辈分”的知心朋友 , 他们才有可能主动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告诉家长 。像库金会那样 , 他的两个儿子就经常不把他当爸爸 , 而是当一个可交心换心的好朋友 , 因此 , 孩子们有了什么想法往往会主动对他说 , 孩子们的日记对他也从不保密 。
家长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一定要和孩子多交流 , 从言行中观察孩子和孩子做朋友 , 尊重孩子的想法 , 相信看过文章之后 , 家长们也应该知道如何能和孩子在心灵上零距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