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跳舞来写儿歌怎么写( 三 )


儿童的生理特点之一是活泼好动,他们的生活动作棱角突出,喜欢手舞足蹈,同时,受身体比例的影响,动作短促节奏快,动作的幅度、活动量都不宜过大,应是幼儿力所能及的;要快慢适度,动静交替,富有儿童情趣;动作的衔接和变化要有规律,便于幼儿记忆 。舞蹈要动静交替,有静有动 。
“动”是有规律地动,是反复有变化地动 。选择合适舞蹈生活事件进行表现 。
“静”是相对而言,一个舞蹈不能让幼儿不停地动,可适当地配以姿态、造型等相对静止的动作,这样表演可使舞蹈变化有致 。舞蹈动作要表达幼儿内心情感,动作难度不易太大,创编一两个动作为主,辅以队形,位置的变化,这样也可满足幼儿求异心理 。
比如大班的欣赏活动《挪威舞曲》,幼儿听着音乐进行表演的时候,树和小精灵并不是一起不停地动,而是根据音乐变化用故事情节引导,表现树的生长时,“小精灵”不出现,小精灵来到树林时,“大树”们都摆好了各自的造型,以便“小精灵”在“大树”周围穿梭 。这样的表演才显得生动有趣,幼儿也更容易投入 。
幼儿舞蹈应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舞蹈语汇要来源于儿童生活,舞蹈要通过幼儿的艺术形象反映他们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因此,我们必须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选择那些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 。比如:游戏、学习、劳动等 。
在动作设计时要生动、活泼,可以把幼儿生活中提一下裤子,拉一下帽沿,高兴时在地上打滚, “哭闹无常”等典型动作给予加工提炼,让舞蹈富有情趣、韵味 。由于幼儿对生活的认识常常是通过模仿开始的,善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 。
幼儿更热衷于对小动物的模仿,喜欢蹦跳、滚翻,对于这些动作他们感觉亲切,容易接受和理解 。因此,幼儿舞蹈中应多模仿动物的动态,并对模仿对象仔细研究其形象特点,并加以提炼,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 。
如儿童舞蹈《森林里的早晨》,里面大量的舞蹈动作都是对动物动作的模仿 。清晨的阳光照进森林,小鸟展翅飞、猴子滑下树、孔雀抖羽毛、熊猫打滚……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动物的典型动作,形象的舞蹈表演深深吸引了小观众的目光,让我们仿佛也置身于一片热闹的森林之中 。
第三、选择适合的幼儿音乐,保障舞蹈作品的艺术性 。乐是舞蹈的灵魂,选择合适的舞蹈音乐是至关重要的 。
只有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才能保障舞蹈的艺术性 。音乐的乐句要短小活泼,旋律流畅,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音乐节奏要鲜明强烈,才能引起幼儿的动感;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便于幼儿理解;歌词应通俗易懂,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跳舞的欲望 。
幼儿舞蹈用的歌词能为舞蹈提供鲜明的文学形象,具有儿童特点和趣味的歌词能启发幼儿对“景”的理解,并且歌词的节奏对幼儿的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协调感的 。

用跳舞来写儿歌怎么写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