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之死 部下竟趁其醉酒割下他的头颅抛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张飞是怎么死的呢?张飞(公元168年—221年),字益德(《三国演义》中字翼德),涿郡人(今河北涿州) 。张飞为人勇猛,曾率二十骑兵于长坂吓退曹军 。而且书法不错,擅画美人,现今仍有其墨宝、画像留下 。张飞对有学问的人很礼遇,如刘巴初降,张飞立即到其家拜访,但刘巴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张飞虽然气愤,但没有抱怨说一句 。
张飞也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严颜时,严颜宁死不屈,张飞敬重其为人,将严颜收为将领 。可是张飞脾气暴躁,对士兵非常严厉 。刘备时常劝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但张飞不听 。果然张飞就是死在其部下之手 。试想一下如果张飞不是被张达﹑范强(演义中写作范疆)之辈暗杀,在当时“吕布死典韦亡,赵云马超是一帮”的时期,又有何人能在沙场上与之匹敌呢!张飞死后,其尸体躯干被埋葬在阆中,头颅埋葬在云阳,并分别建有张桓侯祠和张桓侯庙 。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张飞被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 。同年六月,刘备为关羽报仇,出兵伐吴,让张飞从阆中出兵江州 。因为张飞敬爱君子但从不体恤士卒,刘备常常告诫张飞“你经常鞭打健儿,但之后还让他们在你左右侍奉,这是取祸之道 。”果然,张飞临出兵前,被其麾下将领张达﹑范强(演义中误写作范疆)谋杀,并将张飞的首级去投奔孙权,张飞军营都督送表给刘备,刘备听闻后不由得叹道“噫!飞死矣 。”蜀后主刘禅(shàn)于公元260年(景耀三年)追谥张飞为桓侯 。其尸体躯干被埋葬在阆中,头颅埋葬在云阳,并分别建有张桓侯祠和张桓侯庙 。
有一天,张飞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 。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入帐告诉张飞“白旗白甲,一时无可措置,须宽限才可以 。”张飞大怒,喝道“我急着想报仇,恨不得明日便到逆贼之境,你们怎么敢违抗我作为将帅的命令!”就让武士把二人绑在树上,每人在背上鞭打五十下 。打完之后,用手指着二人说“明天一定要全部完备!如果违了期限,就杀你们两个人示众!”打得二人满口出血 。二人回到营中商议 。
范疆说“今日受了刑责,让我们怎么能够筹办?这个人性暴如火,如果明天置办不齐,你我都会被杀啊!”张达说“比如他杀我,不如我杀他!”范疆说“只是没有办法走近他 。”张达说“我两个如果不应当死,那么他就醉在床上,如果应当死,那么他就不醉好了 。”二人商议停当 。张飞这天夜里又喝得大醉,卧在帐中 。范、张二人探知消息,初更时分,各怀利刀密入帐中,就把张飞给杀了 。当夜,拿着张飞的首级,逃到东吴去了 。
张飞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力敌千军,战功显赫、卓着 。刘备先后封给他宜都太守、征虏将军、车骑将军、司隶校尉等要职 。但张飞性情暴虐,对士兵动辄打骂,滥施鞭笞、刑杀,其下官兵对他怀恨在心 。刘备常戒之“此取祸之道也 。”但张飞听不进刘备的告戒,依然故我,暴性不改,终于酿成杀身之祸 。一次,刘备派张飞率兵万余攻打孙权,出征中,张飞的部下张达和范强把他杀了,持其人头投奔孙权邀功领赏 。
张飞一生辗转沙场,出生入死,没有死在敌人的手中,而是死在自己士兵的刀下,真是可歌又可悲!
【张飞之死 部下竟趁其醉酒割下他的头颅抛弃】陈寿评价道“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 。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