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交友APP,盯上了中老年人…

客厅灯光昏暗 , 智能手机的荧光照在李健民脸上 。屏幕里 , 一名面容姣好的中年女性与他言笑晏晏 。
深夜看到这幕 , 刘军知道 , 老丈人又在和交友APP上认识的对象视频了 。白天 , 老人要接送两个外孙女上学 , 包揽一家五口的三餐 , 现在正是他的私人时间 。
“咱能加个微信吗?这样聊太费钱了 。”反转来得很突然 。眼前的“岁月静好”突变惊雷:和什么样的“对象”视频要花钱?
“只有引导视频才能快速升温 , 视频价格很高 。不能给对方任何联系方式 。你要和他谈对象吗?”另一边 , 一群自称推广员的人招募、“培训”聊天员 , 设法在奔爱、聊呀、心田等多款交友APP上“搞钱” 。推广员发送的招聘海报宣称 , 聊聊天便可轻松日赚数百元 。
近年来 , 各类交友APP不断涌现 , 它们号称同城交友、真人相亲 , 依靠短视频等高流量平台推送广告引流、付费聊天的模式喂养出一批企图借此“割韭菜”的人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靳永爱认为 , 中老年人对互联网信息真伪辨别能力整体较弱 , 更容易成为背后灰产的受害者 。
贷款交友
在交友平台 , 66岁的李健民似乎格外抢手 。有人说他性格好 , 还有人说就喜欢他这样年纪大的 。但老人不知道的是 , 这些甜言蜜语早被暗中标好了价格 。
“视频5元1分钟 , 语音3元1分钟 , 文字消息0.2元每条 。”李健民回忆 , 自己是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交友广告 , 稀里糊涂下载了软件 。注册后 , 不断有人主动打招呼 , 言辞暧昧 , 他回复了几条 , 页面就显示需要购买虚拟币 。
从回复海量的打招呼消息 , 到成为亲密好友后日常语音、视频 , 李健民与“对象”们的关系在虚拟币的消耗中一点点升温 。与此同时 , 充值由19元开始 , 单笔量并不大 , 但短短数月已累积近2万元 。
亲密止步于现实世界 。几万元花出去了 , 李健民从没成功“奔现”过 , 连拿到平台以外的联系方式都很难 。有一次 , “对象”称 , 每收到300元礼物就报3位手机号码 , 剩最后几位时 , 又变成一个一个报 。李健民觉得不对劲 , 中途放弃了 。
他算了算 , 加一个微信大概要花六七百元 。通常加上没几天 , 对方就一改在平台上的热情 , 嫌他这不好那不好 , 然后失联 。几次三番 , 李健民怀疑过 , 但依旧心存侥幸 , 期待下一个会是真心和他相处的人 。
“一上来就叫老公、亲爱的 , 但就是死活不加微信 , 这正常吗?”女婿刘军觉得这是骗局 , 又不知道如何劝说老人 , 更怕他为此去借高利贷 。
王华的父亲王强就走上了这条路 。他记得 , 父亲也是通过短视频平台下载的交友软件 , 名字大概是“附近”“密聊”之类 , 都是付费聊天 。

付费交友APP,盯上了中老年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交友APP上的“对象”催促借款、视频 。受访者供图
聊天记录中 , 与王强往来最密的用户总是问他什么时候发工资 , 催他视频 。后来 , 王强表示实在没钱充值了 , 对方便让他想办法去借 。于是 , 2021年12月 , 搭进去3万多元工资后 , 王强又借下了一万多元的网贷 , 至今还在分期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