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长河中,双方曾发生过几次直接军事对抗 。公元663年的白村江(今韩国西南部的锦江)海战,是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交锋 。正是这次战争,影响了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改变了当时的东亚国际关系格局 。
战火缘起朝鲜半岛
公元4世纪,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 。百济因受到高句丽和新罗的威胁,想借日本之力进行对抗 。日本则企图利用这种形势,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统治势力 。4世纪60年代,日本大和(奈良)朝廷出兵侵略新罗,征服弁韩之地(今韩国庆尚南道),设“日本府”进行统治 。百济由此成为日本的朝贡国 。4世纪末,随着日本国土统一、国力增强,大和朝廷又多次入侵朝鲜半岛 。
公元594年,高句丽、百济、新罗开始向隋朝朝贡 。日本也于600年向隋朝派遣使节 。622年,唐朝与高句丽、百济、新罗建立册封关系 。7世纪中叶,朝鲜半岛纷争升级 。655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 。660年,唐高宗派大将率水陆联军13万前往救援,大败百济,俘获其国王 。同年九十月间,百济遗臣两次遣使日本朝廷,请求援助,并要求送还在日本作人质的丰璋王子 。大化改新后的日本,开始由农奴制向封建制转化 。为了转移国内守旧势力的锋芒和人民群众的不满,扩大在朝鲜半岛的影响,日本借机出兵朝鲜半岛 。于是,朝鲜半岛的纠纷扩大为东亚地区的国际争端 。
中日激战白村江
661年正月(农历,下同),日本齐明女皇和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668年即位)亲赴九州,欲统兵渡海西征,但齐明女皇因旅途劳顿,于当年七月病死,出征计划被迫推迟 。八月,中大兄皇子监国,令先遣部队及辎重渡海 。九月,5000日军护送百济丰璋王子归国即位 。662年正月,日本向百济赠送大批物资 。同年五月,日本将军率舟师170艘增援 。日本本土则“修缮兵甲、各具船舶、储设军粮”,随时准备渡海作战 。663年三月,日本又增兵2.7万人,唐朝也任命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为熊津道行军总管,统舟7000进驻熊津城(今韩国公州) 。五六月间,百济君臣之间发生严重内讧,实力锐减 。唐军与新罗军队趁机调兵遣将,于八月十三日包围了百济王所在的周留城(今韩国扶安) 。至此,惨烈的白村江海战拉开序幕 。
663年八月十七日,唐将刘仁愿、孙仁师与新罗王率陆军团团围住周留城 。唐将刘仁轨、杜爽与百济降将扶余隆则带领战船170艘列阵白村江口 。八月二十七日,日本援军万余人,分乘战船千艘,与唐朝水军不期而遇 。《三国史记》中描述道:“此时倭国船兵,来助百济 。倭船千艘,停在白沙 。百济精骑,岸上守船 。新罗骁骑,为汉前锋,先破岸阵 。”翌日,日军诸将与百济王商讨对策 。他们依仗兵力优势,妄言“我等争先,彼应自退”,遂未加整顿部署,便“率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 。结果,唐军“左右夹船绕战”,巧施包抄合击之术,致使日军“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 。《旧唐书·刘仁轨传》史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 。烟焰涨天,海水皆赤 。”战后,百济丰璋王逃亡高句丽,残军尽皆投降,百济复国化为泡影 。
一战决定东亚格局
白村江战役,基本上决定了当时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 。百济灭亡后,667年,唐朝和新罗联军乘机进攻,翌年攻陷平壤,存在705年之久的高句丽灭亡 。白村江之战,促使日本退守本土,九百余年(至1592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间未敢再大规模入侵朝鲜半岛 。白村江战败后,日本中大兄皇子深恐唐朝与新罗军队进攻日本本土,于是从664年起,花费巨资,先后构建了四道防线 。其中,日本在九州的太宰府建“水城” 。它实际上是一座用于防御的土坝,坝长1.2公里,底部宽80米,高十几米,外侧是一条5米深的水沟 。为了保险,667年,日本将都城从飞鸟迁至近江大津宫 。然而,唐朝和新罗的军队并没有乘胜进军日本本土 。
- 疫情期间的快递可以怎么处理?疫情退回件以后会再派送吗?
- 分形几何与部分同步动力学之间的新桥梁
- 劳动合同法丧假时间的规定是什么
- Redditor解开标志性的阿波罗11号图像首次展示巴兹奥尔德林的视角
- 研究人员发现生物钟紊乱与炎症性疾病之间的新联系
- 微信个性签名怎么改 微信个性签名怎么改成中间的
- 通过独特的纤维结构实现肩袖和骨骼之间的牢固连接
- 2月24日首次测量月球辐射水平
- 简述一下借条欠条收条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 来自民间的瘦脸秘方大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