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习自读课文,提出并列的写法,与之对比,深化对两种写法的认识 。《一枚金币》是本单元首篇课文,结合单元整体安排和本课特点,我抓住了以下三条线索来教学此文:1.故事情节发展线 。
通过读、讲故事及说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作的思路 。2.人物心理线 。
抓住两个“受不了”体会人物心情 。3.思想内容线 。
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懂得金钱是辛勤劳动换来的,懂得金钱所包含的劳动价值,知道珍惜财富 。二、学情分析 对于现在大多数孩子来说,充裕的物质生活,使他们正像文中的儿子一样,看不到父母挣钱的辛苦,不懂得金钱中包含有劳动价值,当然也就不知道珍惜 。
学习本课,要在阅读中让学生体会到金钱是辛勤劳动换来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在今后生活中懂得正确对待金钱,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重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
2.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金钱是辛勤劳动换来的,要知道珍惜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进入故事情境 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相机板书:老人儿子)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层次;再现名言,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
] (二)学习第二部分,体会老人“受不了”时的心情 1.默读第二部分(2~8自然段)体会:有这样一个懒儿子,老人是什么心情? 2.联系实际,体会父亲“受不了”的心情 。3.分角色朗读,读出老人的感受 。
(三)学习儿子与父亲的三次对话,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1.默读儿子三次“挣”钱的经过,同桌合作口头填下表 。次序钱的来源父亲是怎么做的儿子的表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指名填表后,进行观察比较,根据自己的发现质疑 。
学生可能会问: (1)为什么前两次儿子都笑了,而第三次却“受不了”了? (2)父亲为什么要把金币扔进火炉里? (3)前两次父亲怎么知道那钱不是儿子挣的? 确定第一问为研读重点,利用表格对比学习前两次与第三次 。[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应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无论思考、讨论什么问题,都要立足于自读,自己产生问题,引起思考 。
] 2.朗读讨论,前两次儿子为什么笑了 。(1)分角色朗读前两次对话 。
指导朗读,引导读出母亲对儿子的溺爱与纵容,读出父亲的失望与痛苦 。第二次对话中,抓住“筋疲力尽”、“满头大汗”,读好儿子骗父亲的话,引导积累带“汗”字的词语:汗如雨下、汗流浃背、汗流满面 。
(用动作来提示,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 (2)读后交流:父亲两次把儿子的钱扔进火炉里,儿子都笑了,假如你就是那个儿子,你为什么笑?说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
[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形成一种角色认同,利用这点让他们进行角色置换,会得到独特的感受、体验,很好地理解书中人物的心情 。] 3.对比阅读第三次对话,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
(1)分角色朗读 。(2)评价,重点评儿子的话读得怎么样 。
(3)创设情境:要想读好儿子的话,就要像演员一样去体验生活 。①熟悉剧本:第三次这枚金币是怎么挣来的?(板画一枚金币)学生默读这部分,勾画出重点词、句交流 。
②体验生活,以六月天割麦为例,说说儿子为挣这枚金币付出了怎样艰辛的劳动;抓住“苦差使”、“当牛当马”、“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来体会劳动的辛苦 。最后归纳出这枚金币是辛勤劳动、流血流汗换来的 。
(板书:辛勤劳动流血流汗) [仅凭那些重点词句,学生是无法体会到劳动的艰辛的,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思维与想像空间,使他们获得更深切的感受 。] 在谈到六月天割麦时的炎热时,再现带“汗”字的词语,[学生积累过的词、句及名言等,我们应尽可能多的在适当的语境中再现,给他们做运用的示范,既巩固了积累,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运用自己所积累词句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