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保安族的来历

保安族聚居区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 。“保安”系本族自称 。旧时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而被称为“保安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根据本族自愿,定名为保安族 。
保安族的民族起源
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四年(1400年),在今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 。“保安”是由地名演变为族名的 。一般认为该族是元、明时期是以信仰伊斯兰教的一支蒙古族为主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了一部分回族、藏族、土族等而逐渐形成 。也有人认为保安族是以四川、陕西等地迁至青海同仁一带的“回回”人为主发展而来 。他们原以驻军垦牧形式住在同仁境内隆务河两岸 。长期与当地东乡、撒拉、藏等族交往、通婚,而逐步形成发展为保安族 。
明末清初,保安族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当时保安城内“番回”达百余家,城外有四屯,一干余户,由土干户统治 。雍正七年(1729)土千户王喇夫违抗清朝,川陕总督岳钟琪派兵进剿,将保安堡原募“番兵”遣散,改设“把总”,改属西宁镇统辖 。乾隆二十七年(1762)又隶属循化营,由兰州府管辖 。同治初年,保安族因受当地喇嘛教隆务寺封建主欺压,被迫东迁 。先在循化居住数年,后又转徙今甘肃积石山下大河家、刘集一带定居下来,他们居住的大墩、甘梅、高李等村庄,仍被习惯地称为“保安三庄” 。从清末至中华民国时期一直处在地方军阀马安良、马步芳等统治下 。1930年起,国民党政府推行保甲制,将该地划为“两保” 。
保安族的饮食
保安族的饮食多以小麦、青稞和玉米为主,一般做成馒头、面条、油香、馓子等;肉食只吃羊、牛肉,忌食血和猪、马、驴等非反刍动物的肉和血以及凶禽猛兽 。
保安族的日常饮食有小麦、大麦、豆类、玉米、土豆、荞麦、胡麦、青稞、牛羊肉奶、禽蛋和鱼类等;蔬菜甚少,仅吃胡麻、韭菜等几种 。嗜爱酸辣,每餐不离老醋(或浆水)及油泼辣子 。保安人的主食偏重于面制品,经常食用馒头、花卷、煎饼、包子、汤面条、臊子面、馓子、凉面、浆水面、炒肉面、捏面筋、搅团等 。
保安族在待客时还有一些别具特色的饮食风俗 。有客自远方来,都会受到热情款待 。客人到家,首先要把客人让到上座(即炕的左边落座),然后,先端茶,再上食物 。用餐前,按照保安族的规矩,必须由一名年长的老人或家庭主人念诵一段《古兰经》文,意思是感谢真主赐给了我们食物 。之后,才能动手就殚,如果是馍、饼之类的主食,必须由主人先掰开,然后,客人才能取食 。否则,被认为是不懂规矩 。一般是一顿饭上三道饭菜,第一道是大饼或馒头,第二道是手抓羊肉或鸡肉,最后一道才是正餐精制的细丝面条 。若是贵宾,主人还要用鸡尖招待,以示尊敬 。若来客是男的,中、青年妇女是不能在男客面前随便露面的,要一直在厨房里为客人忙碌做饭菜或休息,待客人走后才能出来 。
保安族的宗教信仰
保安族人民长期以来信仰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内部也有老教、新教之分 。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保安族地区,尚无定论,据文献记载,在明初保安人中就已有伊斯兰教徒 。但在保安地区普遍接受伊斯兰教,是在清康熙年间 。在老教下分若干支派,两个主要的支派(门宦):崖头门宦和高赵家门宦 。这种门宦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宗教封建特权制度 。伊斯兰教在保安地区传播,特别是伊斯兰教各门宦通过政治和宗法手段对族内控制,宗教不仅对保安族人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生活,而且对保安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作用和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