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识字真的是越早越好吗?

观点一:教孩子识字越早越好
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认为:“人有非凡的使用象征性符号的能力 , 这种能力在幼年时就已经显露 。”而汉字作为象形文字 , 具备了便于让幼儿学习的先决条件 。同时 , 许多家长认为 , 孩子越早开始识字 , 将来智力水平越高 。
持此观点的家长往往在孩子两岁左右 , 甚至在孩子一岁前就开始对其进行识字教育 , 包括买幼儿图书在睡前给孩子讲解 , 将识字卡片贴在家中的物品上随时复习 , 看电视、逛街时也抓住一切机会教宝宝认广告、招牌上的文字 。
因“早起步”而成功的例子有很多 , 例如在今年高考中取得660分(超清华录取线7分)的15岁广东男孩李诗雨 , 1岁3个月就会认数字 , 1岁7个月会认汉字 , 两岁识字超过2000个 。李诗雨的父母认为 , 早期教育为他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不过 , 6岁的丁丁却没有这么幸运 。丁丁从小就喜欢看天气预报 , 每当城市的名字出现在屏幕上时 , 爸爸妈妈就念给他听 。没想到他就这样开始识字 , 而且学会了看地图 , 普通话也说得特别标准 。如今 , 丁丁已经能读报纸了 , 而且对自然科学知识也很感兴趣 。但是 , 看书、看电视过多 , 导致丁丁两眼都有近视 , 已经戴上了眼镜 , 并伴随斜视 。医生指出 , 孩子从小长期做精细视觉活动 , 虽然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 使脑部潜能得到发挥 , 却直接损伤了孩子的视力 。医生希望家长能够吸取这对父母的教训 , 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来开发孩子的智力 。
此外 , 专家提醒 , 有些父母在教孩子识字时采用简单的抄、默等方法 , 机械地死记硬背 , 这种方法效果很差 , 并且损害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 使其产生厌学情绪 , 扼杀了孩子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发挥 。
观点二:识字是上学以后的事
【宝宝识字真的是越早越好吗?】与主张“早起步”的家长不同 , 也有家长认为 , 识字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太枯燥、太抽象 , 在幼儿阶段不应当进行识字教育 , 识字应是小学教育的任务 。教育家卢梭就认为幼儿过早识字毫无意义 。
的确 , 晚识字不见得一定会影响智力的发展 。据记载 , 清朝的戴震9岁时才会说话 , 10岁时才入私塾读书 , 而后来他却成为集哲学家、数学家、训诂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为一身的学者;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教授在7岁之前也不识字 , 而他不到30岁就成为博士生导师 。这说明 , 识字早晚和以后的智力水平以及取得的成就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
然而 , 早期教育研究显示:3岁前没有开始识字的幼儿容易患语言“小儿麻痹症” , 以致进入小学后阅读困难 , 适应能力差 , 影响智力发育 , 造成终生障碍 。0到6岁大脑处于记忆能力最强阶段 , 是识字的关键期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发生学”的研究中指出:有44%的天才男童和46%天才女童都有5岁开始阅读的经历 。由此看来 , 学龄前儿童的识字教育还是有必要的 。
专家看法:顺应规律结合实际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 , 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 , 在这之后教育还要继续进行 , 人进一步成长、开花、结果 , 而精心培育的花朵在5岁以前就已绽蕾 。”幼儿能不能识字 , 取决于幼儿是否具备了学习汉字的心理机制 , 也取决于成人所采用的方法是否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