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 。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 。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 。
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 。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
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
3. 行楷、行书、行草,这些字体有什么区别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略有变化,可以认为是楷书的快写 。
主要是连写或简写了部分笔划,显得俏丽、轻盈、流畅、明快 。草书则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大多数笔划简写连写,结构简省,偏旁假借,点画飞动、上下字之间笔划痕迹往往牵连相通 。
但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可以说是“潦草的行书” 。它的特点是飞腾奔宕、笔势连绵回绕一气呵成,字型夸张浪漫,极有艺术感 。
有些书法家的“狂草”将草书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如唐代的怀素) 。楷、行、草三种字体以楷书为基础、行书是发展、草书是再发展 。
它们的特点单个来看是完全不同的,但也有一些介于它们之间的字体,因揉合了两种字体的特点所以被认为是过渡体: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草书的则称为“行草” 。应该是行草写起来快,行书容易辨认,呵呵最好还是写行楷两者兼顾追问:不好意思,一般来说初学毛笔字,字帖以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顺的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颜勤礼碑》、《多宝塔碑》、《玄秘塔碑》、《胆巴碑》、《妙严寺记》为基本,再就是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 。
他们的楷书法度严谨、神韵潇逸、格调高古,是历代学楷的典范 。广大习书者莫不由此 。
主要还是看你自己喜欢谁了,呵呵 。祝你成功追问:不是不是,是硬笔的,我想练练,写作业也就快了 。
4. 书法界里面有叫新强这个人 谈书法究竟是什么? 周慧珺写过一篇《我的书法苦旅》的文章 。
介绍了她学习书法的经过及其心迹 。在这里,我们借用其文章的一些内容,已解析其书法苦旅及在不同阶段时,书法所扮演的角色,已回答书法究竟是什么的话题 。
我们几乎大段地引用其原文,不是为了剽窃,而是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其心迹,以事实证明,不同时期,书法究竟是什么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答案 。周慧珺,1938年生 。
她幼时随父习字 。那时,周慧珺和众多的少儿习字一样,只是为了写一手好看的字 。
这时,书法就是一门功课 。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其父受到冲击,加上她忍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刺激,身患重疾 。
这些人生致命的打击,使得周慧珺在万般无奈之下,把书法视为她的生命之柱 。“笔是无语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