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碑怎么写( 二 )


但应注意的是,书写弧画时,最好不要用“捻管”的方法来维护“中锋”,而应尽可能通过“腕”的“旋动”,伴以微妙的提按来对锋芒加以驱动,这样产生的线条更富有弹性 。另外,在连续出现弧形的线条时,“提按”的幅度还可能加大,但一定要注意“交接”自然,不露圭角,以保持线条的流畅 。
所谓“收”,即“回锋收笔”,它是运笔至点画尽头时的一个技术动作,通常为“一驻即收”并伴有轻微的“反弹”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收笔的“回”并非是为了填补点画尾部的缺陷,而是“回头”寻找下一个“落点”,同时,在“回”的瞬间将笔锋“挺正”,以迎接下一个“逆锋起笔” 。
再就是“笔势”的问题,临写《峄山碑》切忌将每个字视为点画的机械组合,而必须考虑到“形”所导致的“势”的重要作用 。如果把字比做人体,四肢五官如同点画,则“势”就是“筋脉相连” 。
尽管它是看不见的,但却是维系生命的“内在网络” 。人一旦有了“筋脉相连”,就有了生气、活力,一旦缺少“筋脉相连”,就如道具“模特儿”,哪怕外观再美,一看便是“死”的 。
因此,就书法艺术而言,“形”的作用远远无法与“势”抗衡 。有了“势”,字就灵气飞动 。
没有“势”,字就板滞僵硬 。那么,临写《峄山碑》怎样才能产生“势”呢?关键再处理好点画之间的呼应关系 。
即在熟练地掌握各种点画的书写的基础上,在具体书写每一个字时,不要将各个点画孤立地看待,而要将他们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 。当第一个点画书写完毕,应顺势使笔锋迅速地找到下一个“落点” 。
也就是说,上一笔的“收笔”就是下一笔的“逆锋起笔”,而下一笔的“收笔”又紧接再下一笔的“起笔”,这样承上启下,环环相扣,循环往复,自然意气连贯,顾盼生情,神气活现 。“学书之要,惟取神、气为佳 。
若模(摹)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蔡襄《蔡中惠公文集》) 。过去许多人临《峄山碑》,多重结构而不究用笔,多重形而不求质,故往往落入俗套,这一点不能不引起临习者注意 。
3. 看篆书《峄山碑》 《峄山碑》即《秦峄山碑》的简称,《秦峄山碑》者2113,始皇帝东巡,群臣颂德之辞,至二世时丞相李斯始以刻石 。
今峄山实无此碑,而5261人家多有传者,各有所自来 。昔徐铉在江南,以小篆驰名,郑文宝其门人也,尝受学于铉,亦见称于一时 。
此本文宝云是铉所摹,文宝又言尝亲4102至峄山访秦碑,莫获,遂以铉所摹刻石于长安,世多传之 。《峄山碑》是1653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时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内容是回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 。
峄山又名东山,与泰山南北对峙,孟子所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东答山即指峄山 。原石已不在,相传魏武帝曹操登山时令人推倒 。
4. 哪位有峄山碑的译文 峄山,又名东山,位于邹城市东南12公里,与泰山南北对峙,被誉为“岱南奇观” 。
孟子曰:“登东山而小鲁,孔子登泰山而小下 。”东山即指峄山 。
峄山,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它是中国古代立志的九大名山之一 。峄山因其“怪石万迭,山无土壤,积石相连,络绎如丝,故名绎焉” 。
《诗经·鲁颂》有“保有凫峄”的诗句 。《书经·禹贡》有“峄阳孤桐”的记载 。
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马迁、华佗、李白、杜甫、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陆放翁、赵孟頫、董其昌、郑板桥等都曾登临揽胜,他们留在峄山的三百多处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 。秦始皇立国之初,首次东巡齐鲁,即慕名率群臣登上了峄山,于惊叹山石神工鬼斧、风光隽秀婀娜之际,命杰出的篆书大师、丞相李斯撰文刻石,颂扬“废分封,立郡县,统一天下”之奇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