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怎么写( 二 )


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社会国家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日趋完善得多了 。周朝前期历经文王、武王、成王三个君主,重新“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政,而民和睦,颂声兴” 。
周公还在朝廷设置礼官,专门掌管天下礼仪,把我国古代礼仪制度推向了较为完备的阶段 。春秋时期的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年),他把“礼”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
他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克己复礼”,教育他的弟子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食” 。总之,为了“礼”的需要,可以舍弃一切 。
为了宣扬古代礼制,他不远千里,从鲁国到西歧向老子(李耳)学礼 。到了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确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拄,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此后历朝历代都在朝廷设置掌管天下礼仪的官僚机构,如汉代的大鸿胪、尚书礼曹,魏晋时的祠部(北魏又称仪曹),隋唐以后的礼部尚书(清末改为典礼院)等 。同时,礼仪学著述越来越重要 。
汉代把《周礼》、《仪礼》列为五经之一,是读书人的必修之课 。西汉人戴圣在研究前人礼书著作基础上,编纂《礼记》一书,也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
尔后,历代礼学研究者再在这些礼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先后出现了《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礼说》、《礼记集解》、《礼记集说》、《礼书通故》、《礼书纲目》等数以千卷的礼学著作,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一门重要学科,对人类文明进步起着特有的作用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
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 。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 。
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 孝正人伦的礼仪 。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
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 。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 展的成熟阶段 。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 。
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 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
古代政治礼仪 ①祭天 。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 。
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 。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 。
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 。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 。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