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婚姻都有秘籍,只是我们都很年轻,不知道夫妻的相处方式,下面我们看下老夫妻的金婚秘籍 。
最大的喜事莫过于100年华诞,最隆重的婚典莫过于50年金婚 。就在复旦大学喜庆百年华诞之际,175对老夫妇紧挽臂膀,身着艳丽唐装,踏上鲜红地毯,共庆50年金婚 。
当年床拼拼就结婚了
为了筹办这场可以载入吉尼斯纪录的特大婚典,复旦大学退管会足足忙了半年时间 。半年前经退管会统计,复旦3100余名教职工中,符合金婚年龄的竟已有287对,其中年龄最大的有94岁,最小的也有68岁,还有不少已到了钻石婚的年龄!
“这些算得上金婚的人,50多年前条件很艰苦,许多志同道合的夫妇只不过去民政局登了个记,领了个证,两张床铺拼一拼,就算结婚了 。什么喜宴都没有,甚至连张像样的结婚照也没拍 。可50多年里,他们在复旦培养了多少国家栋梁,在岗位上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为国家和学校做出了多少贡献呀 。我们搞这一活动,既是对老同志人生道路的肯定和赞赏,也是为年轻人树立‘白头到老’的好榜样,也为复旦百年校庆增添喜气 。”退管会副主任金文英说起搞这次活动的意义,嘴就合不拢了 。
为8张照片跑遍上海
既然许多夫妇年轻时没赶上好日子,那就该让他们像模像样地再办一次婚礼 。结婚时没拍结婚照,金婚时就该补一张喜气洋洋的照片 。
穿什么才能显得气派呢?唐装!175对就要做350件合身的唐装!从去年底开始,复旦各院系负责退管工作的老师就为了唐装忙开了,上门摸情况,量尺寸,并请老同志到退管会试衣服,终于在这个月忙完了 。
接下来就是给一对对夫妇分别拍照,此重任只有复旦的专职摄影师杨光亮一人挑 。拍照的那3天,感人的故事都让杨光亮一个人碰上了 。许多老教授身患病症,都是靠家人推着轮椅来的,由于拍照的老年活动中心在二楼,又没有电梯,退管会的工作人员硬是连人带轮椅把他们一个个送上楼 。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曹素华教授定期做着化疗,头发没了,却坚持要来拍照,杨光亮急中生智,给她戴了个假发套,弥补了缺憾 。
为了把161对赶到学校来的夫妇拍得漂漂亮亮,杨光亮一条腿在地上跪了几千次,每张照片都要花5分钟时间,以拍得最好效果 。老教授们除了部分在国外或外地来不及赶来拍金婚照的教授外,最后只有8对夫妇无法拍,因为他们都常年卧病在床,实在无法出门 。
“不行,这样的机会一辈子就一回,一定要给他们补拍 。”杨光亮想好后,本周二早上9点便从复旦出发,浦东、梅陇、广粤路、凉城等一家家跑,仅前三家跑下来,就花了240多元的出租车费 。每到一位老教师家里,快50岁的杨光亮就像亲儿子似的,把老人从床上扶起,给他们擦脸,让二老坐在床上就地拍照 。
这天傍晚6点回到复旦,他掐指一算,自己竟足足跨了七个区 。可他却说:“不累不累,那些老夫妇过去为教育付出了那么多,比我更不容易呢 。”
当年留学生抱着回国信念
说起老教授们的奉献,真可谓“孜孜不倦” 。历史学系的汪熙教授今年已85岁高龄,1999年中风偏瘫后,他右半身已经失去了行动能力,但1999年至今他仍坚持做学问,每年写一两本书,右手不能写,他竟靠左手在电脑键盘上把一份份书稿打完 。他还每天上网,与美国高校的好友保持联系,经常邀请他们来复旦讲学 。
德高望重的他自是桃李芬芳,华师大党委书记张济顺、复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心伯等均出自他门下 。
别看汪老学识渊博,他还很幽默 。采访人员来到他家时,他正和同龄的老伴董幼娴一起试穿唐装 。见采访人员来,董老忙拿出他俩1947年3月结婚时的六七张珍贵的老照片 。“当时在美国也很艰苦,照片是在学校青年活动中心拉上几个中国同学和美国教授一起拍的 。也没有任何喜宴,拍了照,牧师举行个仪式,就算结婚了 。”
- 乡镇做什么生意好,对农民需要的 乡镇做什么生意好
- 要请涵怎么写
- 对面的英文怎么写
- 减肥增高健美操的方法
- 怎么写现言
- 带叶兜兰的栽培技术
- 招聘薪酬怎么写
- 孩子的承诺书怎么写
- 我对老师的话怎么写
- 维生素e珍珠粉怎么做面膜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