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语对不起怎么写

1. 维语的日常用语汉译版 中文译文---------维语: 1、谢谢----------------热合麦特 2、再见----------------伙西 3、干杯----------------阔月吐来衣里 4、对不起----------- -看去容 5、请原谅-------------艾普/克楞 6、请走好-------------喀拉普/米厄 7、没关系-------------开热克/要克 8、没问题-------------恰塔克/要克 9、您找谁-------------开木尼/衣孜代衣色孜 10、您叫什么名字---衣斯明厄孜/尼麦 11、你在哪里工作---乃代/衣西来衣色孜 12、您要买什么------尼麦/阿里色孜 13、祝您身体健康---太尼厄孜/萨拉麦提里克/提来衣曼 14、我-----------------曼 15、你-----------------斯子 16、他-----------------乌 17、你好吗 ---------牙合西木斯子 18、我很好-----------那哈衣提牙合西 19、很好--------------牙合西 20、附近有饭馆吗---叶肯 艾提热普塔 阿西哈那 巴木 21、我要吃饭--------它马克也曼 22、住宿--------------牙它及 23、商店--------------马个曾 24、你吃点什么------尼马 叶伊司子 25、吃-----------------霍西 26、你卖多少钱 ----看恰 普路尕 萨提斯子 27、太贵了----------白克 可买提干 28、请帮忙----------牙了旦木 29、请喝茶 ----------恰伊 依清 30、请吃饭 ----------塔玛克 洋 31、去哪里----------那也代 32、我们要去------巴勒米子 33、钱---------------普力 34、司机-----------手费尔 35、是--------------逊达克 36、不是----------艾买斯 37、有没有-------巴木 38、有-------------巴 39、没有--------------约克 40、要不要-----------阿拉木斯 41、要-----------------阿乐 42、行不行-----------罗布木多 43、可以-------------包乐多 44、不行--------------包买多 45、谢谢--------- ---热合买提 46、抱歉------------艾包了 克所 47、没事儿---------克热克 哟克 48、可以照相吗?------------啊伯乃特 49、您的电话号码是多少?-------铁里佛尼 挪木扔额子 看恰 50、早上-----------艾提干 51、中午----------去西 52、下午----------去西提尼 可以尼 53、晚上---------开西 54、馕 ----------那呢 55、抓饭 --------坡咯 56、包子 -------玛那塔 57、拌面 --------郎曼 58、烤肉 -----------卡瓦甫 59、甜瓜 -----------库洪 60、男孩 ------------巴郎子 61、男人 -----------埃尔 62、女人------------阿牙乐 63、那里 -----------亚达 64、师傅----------五斯塔 65、哥哥---------阿卡 66、弟弟----------无卡 67、姐姐----------艾达 68、叔叔---------塔啊 69、姑娘---------克子 70、早晨---------艾提干 71、中午---------去洗 72、晚上---------开启 73、下午---------去洗提尼可以勒 74、商店---------马格增 75、你去哪里---------卡耶尔盖巴日斯子 76、不是,不---------艾麦比壹--比尔 扩展资料:维吾尔族(维吾尔语:??????,英语:Uygur),民族语言为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分为中心、和田、罗布三个方言,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是维吾尔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尔绿洲、和田绿洲以及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为集中 。天山东端的吐鲁番盆地,也是维吾尔族较为集中的区域 。
天山以北的伊犁谷地和吉木萨尔、奇台一带,有为数不多的维吾尔族定居 。此外,在湖南省桃源县和河南省渑池县,也有少量维吾尔族分布 。
“维吾尔”是民族自称,一般认为为“团结”、“联合”、“协助”之意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汉文文献对这个族名有不同的译写 。
4世纪文献中称为“袁纥” 。6世纪末、7世纪初文献中称为“韦纥” 。
788年以前文献中称为“回纥” 。788年以后至13世纪70年代则称为“回鹘” 。
13世纪70年代至17世纪40年代称为“畏兀儿” 。17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则称为“回部”、“缠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