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书评丨王昆《UN维和步兵营》:直抵战场的冷静述说

|红星书评丨王昆《UN维和步兵营》:直抵战场的冷静述说
本文图片

编者按:
最近 , 军旅作家王昆的长篇非虚构《UN维和步兵营》和长篇小说《天边的莫云》相继出版 , 从不同视角书写当代军人形象 , 引起广泛关注 。
现役于联勤保障部队的王昆 , 因为在特种部队服役执行跳伞任务时 , 目睹了战友的牺牲 , 从而有感而发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 如今 , 他已在《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青年文学》《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等发表作品约200万字 , 出版长篇小说《天边的莫云》《六号哨位》《猎人日记》 , 长篇非虚构《终极猎人》《UN维和步兵营》《“红区”日志:火神山的日与夜》等多部专著 , 并凭借这些文学创作成果 , 成为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办作家研究生班的文学创作专业硕士 。
在建军节来临之际 , 红星新闻文化频道“红星书评”特别推荐王昆的两部长篇新作《UN维和步兵营》《天边的莫云》 , 以飨读者 。
|红星书评丨王昆《UN维和步兵营》:直抵战场的冷静述说
本文图片

《UN维和步兵营》
直抵战场的冷静述说
——评王昆长篇非虚构《UN维和步兵营》
◎明珠
特种兵是军旅作家王昆创作路上的特色“符号” 。 从特种兵到维和步兵 , 则是王昆在“特战”路数上的一次延续 。 解放军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长篇非虚构《UN维和步兵营》 , 堪称王昆直抵战场的冷静述说 。
《UN维和步兵营》 , 是以杨根思部队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的经历为蓝本 , 在真实生活基础上 , 艺术再现了2016年7月8日南苏丹朱巴爆炸现场 。 历时近两年时间 , 王昆几乎遍访了参与那场维和战事所有的人和事 , 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细腻的情感笔触穿透了时空 , 使他笔下的英雄不再只是牺牲的维和烈士杨树鹏、李磊 , 而是默默存在维和一线、每天都会经历生存威胁和生死考验的“杨树鹏、李磊们”的故事 。
中国自1990年开始 , 每年向联合国派遣军事观察员执行维和任务 。 截至2016年的27年间 , 已有19名军人殉职 。 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我们国家的重要决策 , 充分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 并得到了联合国的高度赞扬 。 《UN维和步兵营》里的维和官兵不乏一些80后、90后 , 甚至是95后也已经奔赴战场 , 在这里不光能看到战争的残酷 , 更能看到这些年轻的战士身上表现出来的青春洋溢和血气方刚 。 “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的语句从维和军人口中说出 , 掷地有声 。
记得一位维和兄弟刚踏上那片热土就发了这样一个朋友圈:这里有着原始风土 , 却没有原始风情 。 正如文中描述 , “队员们突然有了穿越千年回到‘原始社会’的感觉 。 ”蚊虫肆虐、土地贫瘠、干旱缺水 , 加之当地民众饱尝饥饿、贫穷、战乱 , 尽管如此 , 杨根思部队的官兵积极发扬了“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三个不相信”精神 , 进行了一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战斗历程 。
南苏丹气候炎热干燥 , 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 而维和部队的蔬菜供应又极其短缺 , 这使得官兵平时想吃到新鲜叶菜都成了天方夜谭 。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 官兵们集思广益 , 从“画图纸造水车”到“啃书本种菜园” , 硬生生开垦出1000多平方米的菜地 。 而“馒头攻关小组”把一个个又酸又硬的“黑馒头” , 变为了一屉屉又白又软的香甜馒头 , 给水官兵驾驭着“野马般乱窜的钻头开始驯服地向下掘进” , 直至“丝丝细水伴着温热沙土从地下抽了出来 。 ”这是中国参与国际维和行动期间不断创下的历史纪录 。 这些在国内看似熟悉的小事搬到了万里之遥的非洲红土地上 , 熟悉但又陌生 , 平凡但又不简单 。 作者恰到好处的选取小角度切入大背景 , 呈现出中国军人战胜大自然的一种桀骜不驯的精神形态与从不言败的生命力量 。 然而 , 一切努力也没能阻止得了朱巴的战火 , 中国步兵们也随即迎来了自己维和任务中最为惊险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