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书评丨王昆《UN维和步兵营》:直抵战场的冷静述说( 二 )


对于我们这一代军人 , 战争仿佛离我们很遥远 , 远得让我们觉得那只存在于小说、影视作品中 。 以至于上等兵蔡宇航患上了“战前综合征” , 心里暗自想:能碰见这种情况真是不容易 , 终于能感受一把 。 然而这种不同意义上的“闻战而喜” , 很快被严峻的任务所驱散 , 这是要真“打仗”了 。
还原真实 , 还要升华真实 。 战争与和平、生命与人性的思考在王昆的笔下时时叩击着读者心扉 。 比如 , 作者泼墨描写了一个有着5年“兵龄”的12岁少年反抗缴械的故事 , 少年说 , “我不交 , 我交了就不安全了 , 如果他们攻击我 , 我怎么办?”是啊 , 作者在这里没有去辩解 。 战乱打碎了当地的社会公理并践踏了生存法则 , 武器在某些时候就是生存的可靠保障 。
虽然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战事渐行渐远 , 但这些战事却使全社会对军人这一职业的尊崇与日俱增 , 这就是再现维和步兵营战事的价值所在 , 也是作者创作《UN维和步兵营》的深切寄托 。
总的来说 , 《UN维和步兵营》着眼于平凡军人事迹 , 以“中国维和步兵营”形象突出中国军人在国际上格外令人自豪的形象 , 在讲述当代现实主义题材故事时别具一格 。
|红星书评丨王昆《UN维和步兵营》:直抵战场的冷静述说
本文图片

军旅作家王昆
让生命之花在高原盛放
——读王昆长篇小说《天边的莫云》
◎张俊平
王昆是近年来在文坛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 。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 , “行走”是他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 。 从祖国的海防一线到内陆边疆 , 军人出身的王昆闻令即起 , 动辄千里之行 , 数月之久 , 在行走中 , 一部部情感丰沛、扎实稳健的作品也接连而出 , 我所知道的就有去年的长篇非虚构《六号哨位》 , 以及今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天边的莫云》 。
《天边的莫云》脱胎于作者的亲身经历 , 是一部反映我国医疗援助工作的现实题材作品 , 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 王昆曾有4年时间担任解放军援助玉树医疗队队员 , 其间 , 耳闻目睹了医疗援助过程中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 。
|红星书评丨王昆《UN维和步兵营》:直抵战场的冷静述说
本文图片

《天边的莫云》
相较于王昆以往的作品 , 《天边的莫云》呈现出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 过去那种热烈明快、单刀直入的叙事风格转为舒缓起伏、张弛有度 , 显示了作者从容余裕的创作心态 。 小说的故事时间只有数月 , 以主人公东方玉音为首的医疗小队来到海拔接近5000米的莫云乡 , 开展高原牧民肝包虫病的筛查工作 , 从格云村到结绕村 , 克服重重阻力 , 救死扶伤 , 不仅赢得了牧民的尊敬与理解 , 也收获了心灵的洗礼 。 在故事的主线外 , 作者对当地风土民情、自然景观进行了细致的描摹 , 而一些留白和闲笔的使用不仅增加了小说的阅读趣味 , 也在体量上为小说进行了有机的扩容 , 这在王昆以前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 显示了作者在叙事技法上的日益成熟 。
在叙事结构上 , 《天边的莫云》以时间为经 , 以人物为纬 , 在故事时间的推进中让人物次第登场 , 在人物性格的差异中呈现矛盾 , 让小说在人物的悲伤与欢乐、失望与希望、误解与和解中完美落幕 。
在东方玉音之外 , 小说着力塑造了几个典型人物 ,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藏族同胞真实的生存和生活样态 。 藏族姑娘格桑拉姆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人物 ,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 作为沙日塘草场的第一个大学生 , 最有可能接受现代医学理念的她却对西医怀有极大的偏见 , 在与东方玉音的冲突中暴露出她自负又自卑的心理 。 东方玉音“以德报怨” , 用仁心仁术换回了格桑拉姆的理解与友情 , 爱的力量跨越了冲突与差异 , 也弥合了格桑拉姆心灵上的分裂状态 。 丹增喇嘛是沙日塘草场的精神象征 , 对现代文明的深刻认知让他对医疗队和现代医学持包容态度 ,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东方玉音对现代人生存境况的思考 。 如果说洛扎曼巴对现代医学还抱有犹疑和观望的态度的话 , 索朗央金则代表了年青一代对现代文明的理解与接受 。 老人次仁央宗的不幸遭遇让我们扼腕 , 并深感现代医学对于人民健康的重要意义 , 拉珍欧珠的死让我们慨叹如花生命的凋零 , 也提醒着我们医疗援助工作的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