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未解之谜 揭秘地宫隐藏的千年秘密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 , 其创始人为古印度的王子——释迦牟尼 , 在他死后的250多年 , 阿育王统一了陷入部落纷争的古印度 , 晚年皈依佛教 。传说阿育王为了传播佛教 , 将佛祖遗留下来的舍利收集起来分成八万四千份 , 又派诸鬼神于南阎浮提送到世界各地 , 并建塔供奉舍利 。其中中国有十九处 , 而法门寺是第五处 。
唐代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法门寺30年开启一次 , 把佛骨请出来让世人瞻仰 , 就会国泰民安 , 风调雨顺 。其实早在唐以前 , 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就曾首次开塔瞻礼舍利 , 隋文帝时 , 仁寿二年右内史李敏第二次开塔瞻礼 。法门寺原名阿育王寺 , 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下诏改为“法门寺” 。
迎送佛指的活动在唐朝达到了高潮 , 法门寺更是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之一 。而这一切源于唐代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于贞观十年 , 因长年征战 , 久劳成疾 , 他接见了玄奘法师并虔诚求法:“欲树功德 , 何最饶益?”
法师回曰:“要为众生解惑 , 必须给他们讲解佛法 , 而弘法必须靠僧尼 , 所以最大的功德莫过于度僧 。”太宗听毕 , 下诏京城和天下诸州寺各度僧5人 , 弘福寺度30人 。当时全国共有3716所寺庙 , 总共度僧尼18500余人 。并在公元632年开启法门寺地宫 , 让世人礼拜 , 祈求国泰民安 。
史载“三十年一开 , 则岁丰人和” , 唐代200多年的历史 , 从高宗、武后、中宗再到后来的懿宗和僖宗 , 都笃信佛教 。法门寺在这一时期更是成为皇家寺院以及举世瞻仰的佛教圣地 , 其佛塔也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 。不过 , 唐代的第十五位皇帝唐武宗不喜欢佛教 , 上台后不仅颁布法令抑制佛教 , 在公元841年到845年间进行的灭佛运动中 , 法门寺首当其冲 。然而 , 武宗的灭佛运动在皇权的转移中迅速停止 , 不过此时的唐王朝已不复昔日的风采 , 由盛世转向衰落 。
公元873年 , 唐代第十七位皇帝唐懿宗为祈求佛祖保佑 , 从法门寺地宫请出佛骨迎到长安的皇宫中进行供奉 。而这一次也成为最后一次迎送佛骨的活动 。礼佛仪式还没有结束 , 唐懿宗就突然逝世 , 即位的皇帝唐僖宗年仅十二岁 。登基后的僖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归送佛骨回到法门寺 。
公元874年 , 伴随着诵经声 , 佛指舍利连同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被封入了地宫 , 并用唐密曼荼罗结坛供养 。唐代持续了242年的迎送佛骨的活动 , 就在那把巨大的铁锁锁上的那一刻 , 连同供奉的稀世珍宝和佛指舍利本身 , 被永远地尘封在了地宫深处 。
到了宋代 , 法门寺保留了其在唐代时皇家寺院的恢弘气势 , 当时仅“浴室院”就可日浴千人 。宋徽宗更是亲笔提书“皇帝佛国”四字于山门上 。金人也刻“诗碑”对法门寺佛塔赞赏有加:“三级风檐压鲁地 , 九盘轮相壮秦川 。”
明清时期 , 法门寺逐渐走向衰落 。明隆庆三年 , 四级木塔崩塌;明神宗万历七年 , 杨禹臣、党万良等地方绅士捐资修塔;清顺治十一年 , 佛塔因地震倾斜开裂;民国二十八年 , 爱国人士朱子桥先生主持 , 对佛塔进行了维修 , 此次维修工程也是晚明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内乱期间 , 良卿法师更是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佛骨舍利 , 点火自焚以阻止士兵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