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依靠学前儿童自身的能力和自发性发现是很难有“好”的作品出现的 , 为了“早出成果” , 教师往往采取简单的临摹方式 , 用孩子的手 , 画出成人期望的画 , 不断地临摹 , 造成儿童思想僵化 , 失去了探索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社会上充斥于市场的儿童图书、练习册、电视中的动画片又为儿童提供了绘画范例 , 于是 , 大量的儿童失去了他原有的稚拙天性 , 有些儿童画在成人的加工下 , 故作“天真” , 仍然会令人感到失去了真正的童趣 。
(3)在教学方法方面 , 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 。在美术教育中 , 用简单的几何形体作为标准模式 , 给儿童临摹学习 , 让其画出各种形状 。
教师是美术活动的中心 , 教师提供的形象是孩子们的典范 , 培养出来的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式样 , 没有“自我”和“感觉” 。教师为了寻找大量的模式给孩子临摹 , 于是“简笔画”应运而生 , 它的影响几乎席卷全国 , 为灌输法大开方便大门 。
现在 , 关于“简笔画”的功过 , 还在热烈争辨之中 。我们认为根本问题在于教育观 , 希望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 用简笔画提供的种种图式直接灌输给孩子 , 从表面上看 , 孩子的画面内容丰富 。
但是 , 孩子们学得被动了 , 画出来的画就模式化了 , 它代替了孩子的感觉、思考和想象 , 使他们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 , 失去了孩子自己的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 , 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潜在的创造力的扼杀和自我创造意识的摧毁 。二、我们对学前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 结合我国当今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 , 笔者在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 在实施艺术综合教育的过程中 , 同时也对美术教育进行了全面革新 , 现概括如下: 1、以培养深层次的审美心理结构为中心 美术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 , 为儿童的审美心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客体和探究刺激 。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运用审美感官 , 在遗传获得和以往实践中形成的原先的心理结构基础上 , 通过同化作用 , 形成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的关系 , 融人新的艺术对象 , 丰富了原有的心理结构 , 或者在新旧信息相互比较、分析、综合中发生顺应作用 , 充实、改组和重构原有的心理机构 , 使之发生质的变化 。审美心理结构以系统结构的方式内化 , 沉淀于人的心理构成审美心理的整体结构系统 。
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儿童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审美感知 , 形成完整的心理结构 。美术实践使儿童产生了审美的需要 , 形成了特定的审美个性 , 只有长期的艺术熏陶 , 艺术实践和审美环境才能使一个普通的人建构和发展较为完善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 , 变为审美和创造美的人 。
从这种意义上看 , 美术教育就是塑造个体审美、创美的个性教育 。(1)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幼儿的审美感和特点: 一是直觉性 。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 , 特征在于对感性经验的全面依赖 。在他们的心目中的事物就是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那个样子 。
二是整体性 。幼儿对事物的感知是从笼统到分化 。
- 科技论文的引言怎么写
- 精密数控磨床磨头设计论文毕业任务书怎么写
- 毕业论文特色怎么写
- 贵州省情的论文怎么写
- 怎么写文学批评论文
- 热极了作文怎么写
- 文献综述结尾怎么写
- 论文的致谢应该怎么写
- 期刊论文的摘要怎么写
- 大专毕业设计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