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师德规范建设 , 换言之 , 师德规范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将成为师德建设必须关注和予以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对我国师德规范文本的分析为例 , 分析师德规范建设中的问题 , 并试图寻求可能的解决途径 。
一、我国师德规范建设中的问题:以师德规范文本为例分析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8月7日修订)文本为例分析发现 , 我国师德规范建设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方面 , 从形式上考察 , 我国已有的师德规范 , 普遍没有突出教师的职业特点 , 这一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国师德规范建设尚没有触及到师德规范的本质 , 与师德规范专业化建设的距离还很遥远 。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 , 与教师职业特征结合不强 , 用共同的职业道德指代教师的职业道德 。
正如檀传宝教授所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总共罗列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洲廉洁从教' , ''为人师表”八个德目 。其中 , 一些条目只要将主题词替换就可以变成其他职业的规范 , 说明这一师德规范不具备最起码的形式上的职业规范的要求 。
第二 , 与教师劳动的专业特征结合不强 。如“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等 , 这些师德要求没有错 , 但仅限于这些过于概括、空洞的经验性表达 , 削弱了师德规范的理论深度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
又如对“廉洁从教”的具体要求是“坚守高尚情操 , 发扬奉献精神 , 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达的伦理内容本身是否考虑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专业的特殊性 , 只从规范的形式是否专业、科学的角度分析 , 这一规范显然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和最起码的专业性 。
如 , 从规范功能的界定看 , 师德规范主要应该是一种包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则并发挥引导和约束功能的规范 , 这样宏观的规范 , 显然极易流于形式 , 失去其引导和约束功能 。另一方面 , 从本质上分析 , 我国己有的师德规范并不具备师德规范的一般专业特质 。
第一 , 考察师德规范的内容 , 发现已有师德规范不具有处理教育活动各种复杂关系的能力 , 无法体现师德规范是一种维持和谐的教育秩序以及人际关系的道德内涵 。第二 , 纵览全文 , 作为一种有关道德的规范 , 现有师德规范只注重对教师义务的要求 , 同样无法体现使教师职业有尊严的存在以及教师个体快乐生活和成长的道德本质 。
第三 , 从师德规范的层次性来看 , 已有师德规范仍然停留在道德理想层面 , 师德规范容易口号化 。口号化便于传诵 , 但缺少实际的引导作用 , 不利于操作 。
与此同时 , 其内容的陈述过于随意和宏观 , 不够专业、更不够具体 。如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对第8条“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是“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 衣着整洁得体 , 语言规范健康 , 举止文明礼貌 , 严于律己 , 作风正派 , 以身作则 , 注重身教” , 这些要求不仅没有突出教师劳动的专业特性 , 对教师道德实践缺乏强有力的指导 , 而且许多内容更像是对教师公德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