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犯错,是该听从法律的判决,还是道德的谴责?而在汉朝汉武帝时期很多朝臣都争相自杀这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前173年,梁怀王太傅贾谊向文帝上书《治安策》,其中一条提到,大臣是天子身边的人,就算有罪,也不应和平民一样遭受戮辱 。那大臣犯了罪怎么办?贾谊建议,如果是小罪,大臣们应主动身穿丧服,带着佩剑去接受处置;如果是大罪,听到了判决就应自杀 。这就是所谓的“廉耻节礼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无戮辱” 。文帝听从了贾谊的建议 。
后来,文帝的舅舅薄昭犯了死罪,文帝就派公卿们去和他喝酒,劝他自杀,薄昭不肯;文帝又派群臣穿着丧服,到他家中哭吊,薄昭这才自杀 。这种风气流传下去,渐渐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其权威性绝不亚于法律条文 。
到汉武帝时期,无论大罪小罪,越来越多的大臣都义无反顾地选择自杀了事 。就连其他级别稍低的官员也是“自杀成癖” 。汉武帝巡游各地,先后有两位郡守因仓促中招待不周,不等武帝降罪,便双双自杀 。苏武的哥哥、弟弟都是武帝侍从,一次他的哥哥扶辇行走,失手撞断了车辕,被官员弹劾为大不敬,他便立即拔剑自杀;弟弟则因奉皇帝之命追捕逃犯没有捕到,而服毒身亡 。至于那些犯了必死之罪而自杀,或被皇帝下诏赐死的人,就更不计其数了 。
西汉末年,汉哀帝的丞相王嘉屡次犯颜直谏,渐渐成了哀帝的“眼中钉” 。后来哀帝终于找到王嘉的一个狠茬,召他到廷尉受审 。
使者赶到丞相府的时候,见到了一幅熟悉的画面:丞相府的属员们流着泪,在那里忙着调和毒药呢!药调好了,可是王嘉不肯喝,属员们面面相觑,主簿劝道:“将相不面对法官诉冤,这是世代沿袭的惯例,您应当自裁!”使者如同“催命鬼”一般,板着脸在府门口等着 。主簿再次奉上毒药,王嘉将药杯掷于地上,怒道:“丞相有幸位列三公,如果有负国家,理应在街头被杀头示众,为何要服毒自杀?”说完,王嘉穿戴整齐,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中走出府门,跟着使者来见廷尉,旋即被捆绑起来投入监狱 。
当哀帝得知王嘉居然活着去见廷尉时,他先是诧异,继而大怒 。哀帝之前曾诏命另一丞相到廷尉衙门,那一次使者刚到,对方就乖乖自杀了,没想到这次王嘉敢坏了规矩 。但这个规矩毕竟是不成文的,哀帝也拿王嘉没办法,于是他一咬牙,派出了空前的法官阵容,非要给王嘉定罪不可 。王嘉始终不肯认罪,法官们由于证据不足,也没敢判决 。王嘉被关了二十多天,直至绝食,吐血而死 。
虽然严格说来,王嘉也是自杀的,但相比其他爽快自杀的公卿,王嘉敢于直面法官的态度,更像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这位破例者也使得贾谊所倡导的“廉耻节礼以治君子”,不像传说中那般“完美”了 。
其实,作为一位优秀的政论家,贾谊提出这个倡议,自有他的道理 。
贾谊上书的前两年,周勃入狱 。周勃打江山、诛诸吕,功勋卓着,却因几句谗言被捕入狱,并受到狱吏的侵辱,不得不行贿千金以求自保 。他出狱后长叹:“我曾统帅百万大军,哪里知道狱吏的尊贵呢!”此外,当时文帝尚未废除肉刑,大臣犯罪除了被关监狱外,也常被处以刺额、割鼻、剁脚等种种酷刑,所以贾谊才秉承儒家“刑不上大夫”的宗旨来讽劝文帝,以纠正刑罚严酷、狱吏猖獗的弊政,可谓用心良苦 。
但是,好的出发点未必能收获好的结果 。在死刑的执行上,贾谊显然犯了“矫枉过正”的错误 。大臣们犯了罪,到底该背着剑去认罪,还是当场自杀,这个度其实很难把握;甚至根本没有犯罪的人也会为道德感所“绑架”,选择自杀 。幸亏萧何生得较早,否则连他都难逃一死——这位大汉名相也被刘邦关过廷尉狱呢!
- 汉武帝最喜爱的小儿子刘闳是否死于政治谋杀
- 酸性体质喝什么茶好呢
- 怀孕能吃油桃吗 吃油桃的注意事项
- 胸肌的锻炼步骤是什么?
- 艺术字媛怎么写
- 怎样减肥有效不反弹呢
- 西周金文西周怎么写
- 女人太瘦有哪些坏处
- 上班族犯困必吃食物
- 婴儿止泻奶粉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