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如何诊治新生儿黄疸症( 九 )


如及时停止喂母奶 , 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 , 6-10天内全部消失 。
出现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 , 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 , 待黄疸好转后继续用母乳喂养 。
3、溶血性黄疸
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 , 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 , 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 , 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 , 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
据报道 ,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 。
诊断
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 且逐渐加重 。
治疗
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 , 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严重者早期可进行换血治疗 。
4、感染性黄疸
因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 , 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 。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 , 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 , 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 , 较为少见 。
诊断
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 , 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
若母亲坚持产前保健、检查 , 孩子出现感染性黄疸的很少 。感染性黄疸需送医院治疗 。
注意事项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 , 大约有60%的孩子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这一症状 , 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惊慌 。
可根据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发展速度作一个初步判断 , 生理性黄疸不必过于担心 , 如果黄疸程度严重、发展速度快 , 则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 , 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
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 , 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 , 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 , 逐渐加深 , 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 , 甚至呈白陶土色 , 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 。
此外 , 还有药物性黄疸 。如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 。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也可引起黄疸 。
不论是何种原因 , 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 , 其预后较差 , 除了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 , 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死亡 , 因此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 , 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 , 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
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 。平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 , 一旦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 , 应马上及时送医院诊治 。面对宝宝的黄疸不要紧张也不要着急 , 是生理性的自然会消除 , 是病理性的就抓紧时间治疗 , 平时注意仔细观察 , 精心护理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以前认为不必治疗 , 针对目前提倡优生优育 , 提高人口质量 , 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
①提前早开奶 , 加速胎便的排出 。
②饥饿、缺氧、便秘、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等可加重生理性黄疸 , 应给予治疗 。
高间胆血症:危害性主要是产生核黄疸 , 对核黄疸的研究 , 以往认为间接胆红素是脂溶性和亲脂性的 , 其为游离状态 , 与富含有脑磷脂的脑细胞有亲和力 , 易透过血脑屏障损害神经核而引起核黄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