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早梅翻译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
译文: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 。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
译文:人们不知道寒梅靠近溪水而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过冬天而尚未消融的白雪 。
《早梅》是唐代诗人张谓(一说戎昱)创作的一首七绝 。和其它咏梅诗不同,这首诗着重写出了“早”字,“早”指梅花开放之早 。全诗通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这首诗立意咏赞早梅的高洁,但作者并没有发一句议论和赞语,却将早梅的高洁品格和诗人的赞美之情清晰地刻划出来 。
“一树寒梅白玉条”描写早梅花开的娇美姿色 。“一树”实为满树,形容花开之密集而缤纷;“寒梅”指花开之早,还在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紧扣“早”字;“白玉条”生动地写出梅花洁白娇美的姿韵,像一块块白玉似的晶莹醒目 。这是对梅花外貌的描写,有形有神,令人陶醉 。
一首绝句,仅二十八个字,就能将梅花写得如此之美,除立意新颖之外,还在于诗人从现实生活的观察中,能捕捉住早梅的颜色(洁白)、地点(偏僻)、季节(早春)、气质(耐寒)、姿态(俏丽)等特征,加以艺术的提炼和概括,并借助像“白玉条”“冬雪压枝”等生动、形象的比喻,鲜明、传神地塑造出早梅的品貌和气质,使人生发出美不胜叹的感觉 。
2.古诗 早梅齐己《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
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 。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
首联即以对比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是将梅花与“万木”相对照:在严寒的季节里,万木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简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树却象独凝地下暖气于根茎,回复了生意 。“冻欲折”说法略带夸张 。然而正是万木凋摧之甚,才更有力地反衬出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同时又照应了诗题“早梅” 。
第二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 。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 。“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 。”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 。这虽属传说,但仍可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 。此联象是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那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 。“昨夜”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肯定地说“昨夜”开,明昨日日间犹未见到,又暗点诗人的每日关心,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
第三联“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 。此联对仗精致工稳 。“递”字,是说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而“窥”字,是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地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 。鸟犹如此,早梅给人们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益发见于言外 。以上三联的描写,由远及近,由虚而实 。第一联虚拟,第二联突出“一枝”,第三联对“一枝”进行形象的刻画,写来很有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