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班科学活动《雨从哪里来》雨从哪里来(大班科学教案)灵石一幼 牛艳艳设计意图:如何将“认识雨的形成”这一传统教学内容教出新意?本次活动做了一些尝试 。
首先,我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如“天空为何会下雨?”“最近经常下雨,为什么池塘的里水不会溢出来?水到哪里去啦?”入手进行教学设计,整合科学和语言两大领域教育内容,引导幼儿通过科学小实验感知水和蒸汽的互变现象等,并通过排图讲述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迁移 。同时,结合课件及时帮助孩子们了解雨的形成过程,以此解开他们的种种疑问,拓展他们的经验和视野,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观察、操作等科学方法,从而萌发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 。
活动目标:1.在小实验与排图等操作中感知水和蒸汽的互变现象,初步了解雨的形成过程 。2、对周围的科学现象感兴趣,体验自己动手探索发现的快乐 。
活动准备:(1)课件《小水滴旅行》,音乐《雨中漫步》 。(2)小青蛙和小鸭子的手偶各1个,电磁炉和锅1个 。
(3)教学示范用的大图片,幼儿操作的小图片活动过程1.创设场景激趣:手偶表演导入,再现生活中幼儿的疑问,激发其探索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和发表自己的意见,活跃思维 。
2. 现象感知:验证猜想,初步感知水和蒸汽互变现象 。(1)指导语:“水究竟哪里去了?刚才小朋友都有了自己的猜想 。
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看看你猜对了吗 。”(3)幼儿集中,表述观察结果,教师帮助归纳 。
(大致让幼儿了解到这个过程:水遇热后,慢慢就会变成水蒸汽,上升到干爽的锅盖上,锅盖上的水蒸汽越来越多,把锅盖拿起来,温度就不如刚才那么高了,这时水蒸汽就会聚在一起,变成大水滴,抖抖锅盖,大水滴就会落下来 。)3. 知识提炼:排图讲述出小水滴的旅行路线 。
引导幼儿迁移经验,用一套图片将上环节获得的经验与“雨的形成”进行对应理解 。(2)鼓励幼儿根据上一环节实验感知进行大胆猜想,独立尝试操作排图 。
(3)师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运用上环节中获得的知识,调动自身生活经验,根据所提供图片的暗示,对“雨的形成”过程进行设想、排列(4)集中幼儿共同分享经验,鼓励个别幼儿上前用大图片排列并表述“小水滴的旅行过程”4. 验证猜想,获得认知:观看课件《小水滴旅行记》,直观了解雨的形成过程,并对上个环节的猜想进行验证 。(1)指导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里的小水滴旅行,你们就会知道,虽然经常下雨,但池塘里的水不会溢出来的原因啦 。”
(2)幼儿观看课件,同时验证上个环节的操作设想 。(3)观看后,操作巩固 。
师一边操作大的示范图片,一边在提问中帮助幼儿整合零散经验,获得整体认知,初步理解雨的形成过程:“活动开始时我们用电磁炉把水加热,观察‘水和蒸汽’的互变现象,跟‘小水滴去旅行(雨的形成)’有一定的相似与关联 。当水遇热(太阳晒),就会变成水蒸汽升到很高的空中,连成一片,当遇到冷空气吹来,小水滴聚在一起,又变成大水滴,从空中降落下来 。
正是因为水和蒸汽不断互变着,小水滴们就这样不断地旅行着 。所以即使经常下雨,池塘里的水也不会溢出来 。”
5.巩固提炼:再次进行排图讲述,提升经验,巩固对雨的形成的认识 。(1)指导语:“现在请你们再次排图并说说小水滴旅行的路线吧!”(2)幼儿一边操作,一边向同伴介绍 。
6. 律动结束:音乐小活动“雨中漫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结束活动 。课后反思:本节活动通过让幼儿观察并动手实验生活中的“水蒸发”现象,让幼儿一目了然的了解到了“水变成水蒸气”这一现象的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