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儿|北京的儿歌,逝去的是青春,永存的是记忆( 二 )


1949年北平解放后,儿歌又有了新的发展。抗美援朝时期,小孩子们都在唱“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当时的美国总统是杜鲁门,自然成为小孩子的抨击目标了。为了抗美援朝,政府发售公债,为配合时事,小孩子们不甘寂寞,唱出了“吃窝头,啃咸菜,省下钱,买公债,不买公债是反动派”。当然此类儿歌不是小孩编的。
在一些群众运动中,儿歌也派上了用场。“三反五反”时,他们会唱“反贪污、反浪费、官僚主义也反对”。还有“除四害,讲卫生,干干净净不生病”之类,都与当时的时事有关。儿歌,都是小孩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传唱,至今有些老年人还对这种儿歌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时事类儿歌,有时是社会的晴雨表,像揭露旧社会黑暗的“火车一拉鼻,粥厂就开门,小孩儿给一点儿,老头儿给粥皮儿,擦胭脂抹粉儿的给一盆”,既有意思,又耐人寻味。
儿歌只是在大杂院小胡同里的孩子们中传唱。住在这里的孩子家境都不富裕,但精神生活并不缺少,那时没有电视,也没有电子游戏,孩子们在放学之后聚在一起,边玩游戏(如跳皮筋、砍包儿、扇三角……)时,边把这些儿歌传唱了。
儿歌与民俗
儿歌是口头文学,但也是民俗,而且是很重要的民俗。有些民俗能流传至今,与儿歌、民谣的世代传唱有关。像记述春节民俗的“小子小子,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廿三糖瓜粘,廿四扫房子,廿五做豆腐,廿六炖锅肉,廿七宰公鸡,廿八把面发,廿九蒸馒首,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等,虽各个地区传唱内容细节略有出入,但已经成为春节民俗的经典,将春节前后所有的民俗生活都概括进去了,几乎所有北京人都能记住几句。
节日民俗是很多彩的,农历二月二日是“龙抬头”的好日子,故而有了“二月二,接宝贝儿;宝贝儿不来掉眼泪儿”;清明节时小孩子会唱“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儿发芽儿,打拔儿”。有趣的是这首儿歌在五百多年前《帝京景物略》中就有了记载。
端午是我国民俗的一个大节,到处搭台唱戏,自然热闹非凡,而看孙子、孙女或外孙子、外孙女的老人不能去凑热闹,只能从孩子身上寻找快乐:“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就是不带小外孙儿去,叽里咕噜滚着去。”如果真是乡里唱了大戏,不会不带孩子去的,这首儿歌是老人哄孩子时唱的,表现着天伦之乐。
七月十五是中元节,老北京有夜晚点莲花灯的习俗,因为这个时期正是什刹海等水塘荷花盛开的季节。莲花灯只能玩一个晚上,孩子们便唱出了:“莲花灯莲花灯,今天玩了明天扔”,惋惜岁月的消逝之快。中元节也是悼念逝者的日子,而莲花灯“今儿玩了明天扔”使人联想起生命像莲花一样短暂,有一股淡淡的哀愁。
一年四季的民俗节日,都会有相应的儿歌出现。冬至后,小孩子乃至大人都会念叨念叨“三九歌”。“三九歌”虽是儿歌,是将冬至后的温度变化和物候表现编成了歌谣,而且有科学性,故久唱不衰,流传了数百年。至于小孩子最爱听老人哄着吟唱:“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儿。你爹,你妈,给你买了烧羊肉……”水牛儿是一种有壳的昆虫,北京人也有人称它为“水妞儿”。烧羊肉是夏季美食,当年以隆福寺白魁饭铺的最佳。老北京人喜欢买回家来浇过水面条吃。
水牛儿|北京的儿歌,逝去的是青春,永存的是记忆
文章插图
雨后的蜗牛 供图:徐芳/北晚新视觉
有一首很悲凉的儿歌,吟唱起来悲悲切切。这种儿歌被谱成了曲,成为河北、北京一带流传很广的民歌,即不少人所知的《小白菜》:“小白菜儿呀,地里黄呀!三岁两岁,没有了娘呀!好好跟爹爹过呀!就怕爹爹续后娘呀!续了后娘三年整呀!生个弟弟,比我强呀!弟弟吃肉,我喝汤呀!拿起饭碗泪汪汪呀……”这首儿歌女孩子最爱唱,尤其是部分与后妈一起生活的小孩,无论男孩女孩,唱时都会泪流满面。后来《小白菜》的曲调成为歌剧《白毛女》中《北风吹》的主要调子。